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因为他们它们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5、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6、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7、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8、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光是变量,其它条件是定量)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0、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1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如:惠丰湖,不能说惠丰湖的鱼。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 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14、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能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食物链的能量来源是生产者,食物链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15、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6、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8、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 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草原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反光镜、光圈、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目镜:越短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