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官方抄书 汉武帝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昭令“置写书之官”; 汉成帝河平3年(公元前26年),昭刘向等整理国家藏书,每书《叙录》之后,都有“杀青而书,可缮写也”之类的话。 《七略》著录的13219卷图书都是新抄写的。 3.私人抄书 河间献王刘德,其抄书数量“与汉朝等。 另外可考的还有司马迁、梁子初、杨子林、王溥、李郃、班超、高君孟、盖晋、陈长次等人。 “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桓谭《新论》:“余同时佐郎官梁子初、杨子林好学,所写万卷,至于白首。” 琅琊人王溥“家贫不得仕,乃挟竹简插笔,于洛阳市佣书。美于形貌。又多文辞,来僦其书者,丈夫赠其衣冠,妇人遗其珠玉。一日之中,衣宝盈车而归”。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 二、魏晋南北朝的抄书、佣书活动 1.三国时期 抄书者有蔡琰等。 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蔡琰继承其父遗书4000余卷,但因颠沛流离。丧失殆尽,后根据记忆抄写了400多篇。 2.晋代 民间抄书者有葛洪、纪瞻、范汪等。 左思作《三都赋》,初不为人所重,皇甫谧为其写了篇序言,张载、刘逵、卫权又先后为之作注。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抄,一时洛阳为之纸贵。 3.南北朝时期 (1)官方抄书。大规模的官方抄书活动,据文献记载有13次之多。 (2)私人抄书。有宋王淮之、南齐沈麟士、梁臧逢世、袁峻、王筠、陈郑灼、周裴汉等。 “手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 “笃志好学,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止。” 三、隋唐五代的抄书、佣书活动 1.隋唐 (1)官方抄书 隋代官方大规模的抄书有5次。唐代官方大规模的抄书共有7次。 (2)私人抄书。 著名者有柳仲郢,吴彩鸾等。 2.五代 有杨邠、查文徽、文谷、王景绝、林鼎、韩熙载等。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写本的特点 第一,魏晋至五代时期是文字载体和图书制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第二,就写本内容而言,可分全本、节本两大类。 第三,就抄写者而言,除了学者自抄以外,主要依靠经生。 经生又叫书手,楷书、佣书、赁书、书工等,是一种专以抄书谋生的职业。 古文献中关于经生的记载比比皆是。三国阚泽?、南齐庾震、梁王僧孺、后魏崔亮等,都是“所写既毕,讽诵亦通”而最后成为有所成就的人。 3.简策形制对我国书籍形态的长期影响 (1)界行 (2)直书 (3)从右至左书写 二、帛书的形制 帛书是指写在缣帛上的书籍。 帛,是用于书写的丝织品的通称,又有素、绢、纨、缯、缣之分。 今人则以“缣帛”作为用于书写的丝织品的统称。所以帛书又称“素书”或“缣书”。 帛书的书写格式沿用了简策的形式,是有界行的(也有预先织成的),其用红色的称为“朱丝栏”(朱介),黑色的称为“乌丝栏”。 三、简策、帛书作为书写载体的优缺点 简策: 材料来源多,便于保存; 但笨 重,阅读不便 。 帛书: 轻便,但是昂贵 第三节 纸的发明、应用及传播 蔡伦墓碑???????????策马龙亭日欲曛,江头遥见蔡侯坟。???????????汉封遗迹空怜在,青史香标世共闻。???????????漫拂鱼笺铭旧德,不烦竹简谢夫君。???????????频过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断云。 一、纸的发明者及发明时间 1.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说明纸的发明早于蔡伦 ★ 已故的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33年在新疆罗布绰尔古烽燧遗址,掘得一片西汉中叶的古纸。从外观看为粗糙的麻纸,大小为4×10厘米。 ★ 1957年5月西安市东郊灞桥出土一叠西汉前期古纸,呈米黄色,质地粗糙,已成碎片,最大的一块长宽为10厘米。纸上有明显的布纹,并附着绿色铜锈斑。经反复检验,其主要原料为大麻,夹杂少量苎麻。 它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现陈列在陕西省博物馆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它不是考古工作者按科学方法发掘的,对它是否为汉纸表示怀疑。 ★ 1973至1974年,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它再次证明造纸法是西汉劳动人民的创造。迄今为止出土的西汉古纸数量不多,并且纸都作为杂用。目前尚未发现西汉用于书写的纸张。 ★ 1973年,在陕西扶风县?西汉古建筑群中,出土3张古纸,考古学家断定为西汉宣帝之前的产品。比蔡伦纸要早150余年。 ★ 文献中也有西汉时期用纸的记载。如《唐函类·三辅旧事》,西汉征和二年,汉武帝生病,长子刘据因鼻子高大,“以纸蔽其鼻”。 载有文字的东汉纸 出图的西汉麻纸 西汉古纸 2.蔡伦其人及其对造纸术的贡献 (1)蔡伦其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