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代谢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总论 正常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波动的范围很小,保持着体液容量、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度等的相对稳定。 水是体液的主要成分,正常人总体液量:新生儿占体重的75~80﹪,成人为55~60﹪,男比女高5﹪;分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25﹪,其中血浆占体重的4~5﹪,组织间液占15~20﹪)和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35~40﹪)。 成人每天水分摄入量和排出量(ml 体液中的溶质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正常的体液维持着电荷的恒定。细胞的外液的电解质主要位Na+、Cl-、HCO3-;细胞内液主要是K+和HPO42-。 人体Na总量约占体重的0.15﹪(45~50mmol/kg 。44﹪分布在细胞外液,9﹪在细胞内液,47﹪在骨骼中。正常人每日摄钠约70~200nmol 相当于氯化钠4~12)。钠自尿、粪、汗液中排出,其中经尿排出约占90﹪。机体主要依靠肾维持钠的出入平衡。 血浆渗透压mmol/L 2 Na++K+ +葡萄糖+尿素氮,正常范围280~310mmol/L,低于280为低渗,,高与310为高渗。 调节功能:水的摄入依赖神经调节,当有效循环量减少,高渗或口腔黏膜局部干燥时,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引起口渴而增加水的摄入量;当摄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渴饱满中枢兴奋,渴感消失。水的排泄主要依赖于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和肾的调节:肾小球每日虑出原尿约170~180L,99﹪重吸收,1﹪排除为尿液。 当疾病破坏了机体的上述调节机制或超越了调解范围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内环境紊乱综合征)。 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常 临床上分为失水、水过多、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等数种。 失 水 一、概念:失水是指体液的丢失,造成体液容量不足。常分为: ①高渗性失水:水丢失 电解质丢失,渗透压 310mmol/L。 ②等渗性失水:水和电解质以正常比例丢失,渗透压正常。 ③低渗性失水:电解质丢失 水丢失,渗透压 280mmol/L。 二、病因 (一)高渗性失水 1.水摄入不足 昏迷、创伤、拒食、吞咽困难、海难、地震等致淡水供应断绝,脑外伤、脑卒中等致渴觉中枢迟钝或渗透压感受器不敏感,均可引起水摄入不足。 2.水丢失过多 (1)经肾丢失:尿崩症、利尿剂、糖尿病等。 (2)肾外丢失:高温,剧烈运动,高热等大量出汗,烧伤,哮喘,气管切开等。 (3)水向细胞内转移:剧烈运动或惊厥等。 (二)、等渗性失水 1.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梗阻等。 2.皮肤丢失: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等。 3.组织间隙体液储积:反复大量放胸、腹水等。 (三)低渗性失水 1.补充水分过多:输液时 2.肾丢失:利尿剂过量,肾衰多尿期,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三、临床表现 (一)高渗性失水 1.轻度:失水占体重2~3﹪,口渴,尿少,比重高。 2.中度:失水比重占体重4~6﹪,口渴严重,声音嘶哑,有效循环量不足,心率快,皮肤干燥,弹性下降,烦躁、头晕、乏力、工作效率下降。 3.重度:失水量占7~14﹪,躁狂、谵妄、定向力失常,幻觉,脱水热,失水量 15﹪,出现昏迷,休克,神衰。 (二)等渗性失水及低渗性失水 1.轻度:每公斤体重缺钠8.5mmol(血浆钠130mmol/L左右),血压正常,疲乏、无力、尿少、口渴、头晕等。尿钠低。 2.中度:每公斤体重缺钠8.5~12.0mmol(血浆钠130mmol/L左右),血压 小于100mmHg,表现为恶心、呕吐、肌肉挛痛、手足麻木、静脉下陷及直立性低血压。尿钠测不出。 3.重度:当每公斤丢钠12.8~21.0mmol(血浆钠110mmol/L左右),血压 80mmHg,出现四肢发凉、体温低、脉细弱而快等休克表现,并伴木僵等神经症状,严重者昏迷。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有钠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多尿、大量出汗等病史。 2.根据病史判断失水性质,程度。 3.实验室检查。 (一)高渗性失水:中、重的失水时,尿量减少;除尿崩症外可出现尿比重、血红蛋白、平均血细胞比容、血浆渗透压均升高。严重者可出现酮症、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 (二)等渗性失水:血钠、渗透压正常,尿量少或正常。 (三)低渗性失水:血钠、渗透压均低,并请晚期尿少,表比重低,尿钠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血红蛋白、尿素氮均增高。 五、防治 积极防治病原发病,严密观察 每日出入水量平衡及检测电解质。依据失水类型、程度、体重情况,决定补充液体力量、种类、途径和速度。 (一)补液总量:包括已经丢失量和持续丢失量。 1.已丢失量:计算方法共有4种。 (1)依据失水程度:轻度:相当于体重的2~3﹪,中度:4~6﹪,重度:7~14﹪。 (2)依据体重减少量:原体重减现体重。 (3)依据血钠浓度:适应于高渗。丢失量=(实测血钠-正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