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裸子植物门解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裸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麻黄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麻黄的来源、植物形态、采收加工、主产地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群维管植物,它是具有维管束,能产生种子的一类高等植物。裸子植物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距今3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现存的裸子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如银杏、金钱松、杉木、水杉、红豆杉、榧树等。 一、概述 二、裸子植物的特征 1. 植物体(孢子体)发达 2.胚珠裸露,常缺少花被 3.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微小,非常退化,完全寄生于孢子体上 4.大多数裸子植物具有多胚现象 5.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 (1)黄酮类 (2)生物碱类 (3)萜类及挥发油 (4)其他成分 银杏 马尾松 马尾松 油松 侧柏 三尖杉 红豆杉 麻黄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原植物形态】 草麻黄 草本状小灌木。草质茎直立,对生或轮生,节明显。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2合生,上部常2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向外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常3-5聚成复穗状,顶生或侧枝顶生;雌球花宽卵形,多单生枝端,雄花序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有2粒,卵形。 中麻黄 直立小灌木。叶片3裂,基部1/2-1/3合生。雄球花数个簇生于节上,雌球花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种子常3粒。 木贼麻黄 直立小灌木,高达1米。节间长1-2。5厘米,直径1-1。5毫米。叶片2裂,基部1/2-1/3合生,先端不反卷。雄球花多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雌球花成对或单生于节上。种子常1粒。 草麻黄 木贼麻黄 采收加工 9-10月割取绿色草质茎,在通风处阴干或晾至7-8成时再晒干。如曝晒过久则色变黄;受霜冻则色变红,均影响药效。 主产地 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 商品中草麻黄产量最大,中麻黄次之,销全国,并出口;木贼麻黄产量少,多自产自销。 性状特征 草麻黄: 1. 细长圆柱形,少分枝,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2.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3.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4.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中麻黄:多分枝,有粗糙感。裂片3(稀2), 先端锐尖。断面髓部略成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无粗糙感, 裂片2(稀3), 上部为短三角形, 灰白色,先端多不弯曲, 基部棕红色至鬃黑色。 显微特征 横切面:  草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 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 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壁厚,非木化 形成层环类圆形 皮层较宽,纤维束散在。 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 维管束外韧型,8-10个。木质部呈三角状。 化学成分 总生物碱含量:草麻黄1.3%,中麻黄1.1%,木贼麻黄1.7%。其中主要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95年版药典规定麻黄含生物碱以麻黄碱计不得少于 0.80%。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抗炎作用。 2 薄层层析: 粉末,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氯仿,回流1小时, 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振摇,滤液供试。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用硅胶G板,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展开, 晾干后喷0.5%茚三酮试剂,105℃烘烤,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1麻黄 2麻黄 3麻黄 4盐酸麻黄碱 理化特征 1 粉末微量升华,得微细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 2、收缩血管,升压作用 3、镇咳 4、有发汗、利尿、抗炎、抗变态反应和中枢兴奋作用 5、麻黄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麻黄挥发油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功效 性温,味辛、微苦。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咳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水肿。用量2-9g。 ?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反应有头痛、不安、失眠、胸闷、心悸、流泪、周身不适、发热、大汗不止、上腹部不适、口干、恶心、呕吐、耳鸣、体温及血压生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期外收缩。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引起心博过缓。如系口服中毒应催吐,洗胃,用泻剂以减少吸收。有严重的神经过敏或痉挛时,可用巴比妥类或水合氯醛,此外,可输液供氧。 常见制剂 1. 止咳制剂 主要成份: 麻黄、苦杏仁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