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概 说 一.七种病证的概念 (一)惊悸——惊是受外界惊恐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临床表 现。悸是由气血虚弱、心失所养而引起心神恍惚、 跳动不能自主的症状 (二) 吐血——血从口中吐出. (三)衄血——鼻、齿齦、耳、舌及皮肤不因外伤而出 血的病证 概 说 (四) 下血——大便出血。 (五)胸满——是瘀血中的一个症状。 (六)?瘀血——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及瘀积于器官内的。 二、七种病证合篇的意义 这些病证与心和血脉有密切关系,所以合为一篇论述 . 惊悸 火劫致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救逆汤(12) 水饮致悸—半夏麻黄丸(13) 火邪致惊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之。(十二)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分 析 1.证候分析: 2.治法:通阳祛痰,镇心安神 3.方药:桂枝救逆汤 桂枝汤——补益心阳,温通血脉 龙骨、牡蛎——镇惊潜纳以安神 蜀漆——涤痰逐饮,开窍止惊 水饮致悸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13)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吐、衄血 虚寒吐血—柏叶汤—温中止血(14) 热盛吐血—泻心汤—清热泻火(17) 分 析 1.证候分析: 2.病机:胃气虚寒,营气不敛,阴血不能内守 3.方药: 柏叶——凉血止血 干姜——温中散寒 艾叶——温经止血 马通汁——引血下行以止血 热盛吐衄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十七)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分析 1.证候分析: 2.病机: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3.方药: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上焦火 大黄——苦寒降泻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11) 比较 瘀血本证 胸满,腹满 唇痿 但欲漱水不欲咽 无寒热 舌青,脉微大来迟 瘀血化热证 如热状 烦满 口干燥而渴 其脉反无热, 此为阴伏 思考题 掌握吐、衄、下血的辨证治疗。 瘀血的典型脉证是什么? * * 中医临床基础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