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资料由09级资源与环境科学班荣誉出品~~
前言:首先,这份资料虽然囊括了考试的大部分内容,但仍有出入,仅作参考。并且每个人的整理方式不同,因此有些地方还需要同学们自己好好地看书、看PPT而更好地掌握。最后,感谢潘劼皓(1)、陈瑞(2)、姜萍和俞艳(3)、刘潇和赵征慧(4)、汪刚(5)、凌然(6)、李蓝青和欧阳矜盈(7)、沈春伟(8)、邱宇(12)、陈栋(14)同学参与本次整理。
祝大家考出理想的成绩~~
第一章:绪论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一般定义为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微生物特点:个体小、繁殖快、分布广。
巴斯德的主要贡献: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2)免疫学——预防接种(鸡霍乱病)
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巴斯德消毒法和家蚕软化病的解决
柯赫的主要贡献:
 1)病原细菌的研究:①证实了炭疽病毒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②发现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
柯赫原则:ⅰ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 ⅱ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    ⅲ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反复发生    ⅳ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2)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①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②配制培养基
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可概括为:①微生物具有其它生物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 ②微生物具有其它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③易操作性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2.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它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培养基 culture medium  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其中固化剂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三种。
接种操作:
a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b  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打开装有培养物的试管; c  用接种环蘸取一环培养物转移到一装有无菌培养基的试管中,并将试管重新盖好; 
d  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杀灭残留的培养物。
菌落 colony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菌苔 lawn  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所形成的微生物生长群体。
纯培养物 pure culture ? 由一种微生物组成的细胞群体,通常是由一个单细胞生长、繁殖所形成。
培养平板 culture plate  常简称为平板,是冷却凝固后的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被用以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 涂布平板法 spread plate method  在培养平板表面均匀涂布经过稀释的微生物悬液后,保温培养,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得到生长分离的微生物菌落。 稀释倒平板法 pour plate method  将待分离的材料稀释后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制成可能含菌的培养平板,保温培养后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和里面。
平板划线法 streak plate method  用接种环在培养平板表面划线接种微生物,使微生物细胞数量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开。保温培养后,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得到生长分离的微生物菌落。 稀释摇管法 shake tube method  将待分离的材料稀释后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用石蜡封盖,保温培养后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菌落生长在琼脂柱中间。 单细胞(孢子)分离 采用显微操作技术直接挑取微生物的单细胞 孢子 ,培养后获得纯培养物。
富集培养 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
微生物的保藏技术:传代培养保藏、冷冻保藏、干燥保藏法。
2.2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略(实验课讲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其他显微镜的有关内容略) 简单染色法 正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 死菌 鉴别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 细菌染色法 负染色:荚膜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 活菌:用美蓝或TTC 姬姆萨染色法 超薄切片技术:取样 固定 脱水    浸透与包埋    切片    捞片    染色 观察
2.3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细胞型微生物 凡具有细胞形态的微生物。按系统发育和细胞结构分为细菌 Bacteria 、古生菌 Archaea 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第四章种子加工原理与技术.ppt VIP
 - 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申报报告.doc VIP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灵棋经.pdf VIP
 - 精品解析: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 期中考试数学七年级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儿童A族链球菌咽扁桃体炎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5).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下肢深静脉血栓内滤器植入术后护理》.docx VIP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700道精品【名师推荐】.docx
 - 2024《基于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2000字.docx VIP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