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精神发展理论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历史背景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是19世纪末奥地利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及社会生活的产物。当时的奥地利,在经济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在政治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广大人民遭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三重压迫,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在社会文化上,当时的奥地利仍处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宗教气氛浓厚,两性禁忌甚严,人们正常的性欲望、性生活等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部紧张的冲突状态。 社会外部恶劣的政治条件和压抑的文化环境与个人内部的紧张冲突交织在一起,致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应运而生。 心理哲学背景 莱布尼茨的微觉说 ---单子的无意识 赫尔巴特的意识阈和意识运动的学说 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 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叔本华的人生悲观论 尼采的非理性主义 ---把文明视为人类动物天性的大敌 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享乐主义动机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莱布尼兹对无意识的解释,对精神分析学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个观念若要从一个完全被压抑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个门槛。而任何观念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的观念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弗洛伊德从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里接受了动力的观点和精神构造的观点,也包括一些死本能的观点 个人经验背景 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医学临床经验有直接的关系: 他在作为精神病医生的过程中,日益证实了疫病阻止意识的中心情绪是性的情绪,性欲在神经官能症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只能通过自由联想法,进行精神分析,才能找出症结,达到治愈的目的。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 霍妮 本 我 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组成,以性本能为主。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本我的原则:快乐(巨大的深渊,一口充满沸腾刺激的大锅)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 自 我   自我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 自我的原则:现实 自我代表理性,本我代表性/情欲。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存在。 超 我 超我从自我分化而来:父母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禁忌的内化。包括两种主要内容: a.良心 使人自觉无价值或罪恶感。良心是超我的来源,分为两部分 执行的自我—自我本身;监督的自我—超我 b. 自我理想 使人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 自我理想的方式:奖励,自我为善的标准;良心实现的方式:惩罚,自我为恶的标准 三者关系 1.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相互结合。 2.本我、自我是属于他律,超我是自律。 3.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超我则有是非标准 4.三个系统平衡,人格正常发展;反之,产生焦虑,导致精神症和人格异常。 (原则不同,冲突不可避免) 肛门期 1~3岁 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 儿童必须接受在厕所中大小便的训练 排泄活动限制与否,成年后性格倾向不同 前生殖器期(3~6岁) 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 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依恋异性父母的奥狄帕司情结,又可称恋母情结;爱勒克屈拉情结,又可称恋父情结 恋父(母)情结最终要受到压抑,因为儿童惧怕同性父母的惩罚。 潜伏期(6~11岁) 里必多处于休眠时期,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排除了性欲的冲动与幻想 儿童可将精力集中到游戏、学习、交往等社会允许的活动之中 男女儿童界限清楚,团体活动男女分开,游戏活动以同性为伴 青春期(11—13岁开始) 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易产生性的冲动,异性恋行为明显 个体从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向选择配偶或抚养子女的异性爱权力的、现实的和社会的人 (四)焦虑及其防御机制 1、含义 焦虑: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能适 当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的结果。焦虑的 2、功能 --自我保存机制,给予自我一种信号:好像有 危险即将发生。 --对人的行为起控制和引导作用。 3、分类 1 真实性焦虑 对来自真实世界的威胁所产生的反应,源于自我与现实间的冲突,表现为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