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案例:三峡新城选址 三峡地区堪称地质博物馆,地质构造十分复杂,除了火山活动、冰川和破坏性地震活动外,几乎囊括了所有地质问题。沿江那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城镇大多建在滑坡体上,灾害频繁。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库区人民摆脱地质灾害带来了机遇。库区13座县(市)城、129座集镇需要搬迁,移民上百万。这在中外水电史上没有先例。 巴东县城自古以来就是三峡库区中自然、地质灾害最为频繁的一个地区。仅1991年8月6日巴东老城发生的泥石流,就使1394间房屋倒塌,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巴东人盼望早日摆脱地质灾害的魔影。 实施移民工程以来,巴东人就以无比的热情积极选择新址。早在1979年,他们就请某规划院选址、详勘,并由上级批准黄土坡为建城新址。 ? 巴东人以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建立家园的安稳地方,于是在黄土坡大兴土木。截至1992年,新县城已基本建成,投资达1.8亿元,巴东县城的一大批机关已迁到黄土坡。可是崔政权却看到了黄土坡地质灾害的魔影。 1992年5月,第一次到黄土坡考察的崔政权对随行县领导说的一句话简直如晴天霹雳:“巴东新县城建到了一个滑坡体上。这一带决不能再建设。另外,白土坡存在的地质问题也很多,也不能作县城新址。”他向巴东推荐了云沱、西壤坡一带方案。崔政权的意见引起湖北省有关部门的重视,省人民政府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将新县城扩大到云沱、西壤坡一带。 但1.8亿元的投资,当地政府哪能说放弃就放弃?在对云沱、西壤坡一带论证的同时,黄土坡的建设一刻未停。1993年崔政权再次来到黄土坡,看见二道桥沟一带正在开挖的巴东宾馆等建筑物的地基已呈现出滑坡体,崔政权立即阻止道:“二道桥沟一带的建设赶快停下来,千万别再搞了,否则要出事!” ? 崔政权走后,巴东黄土坡的工程依然进行着。转眼到了1995年初,崔政权心急如焚,再次呼吁在黄土坡一带要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已建好的地方要搞好排水设施。后一点建议当地采纳了,他们仅仅花了半个月时间突击搞排水设施,其他的照搞不误。 1995年4月,崔政权撰写了《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地质条件论证情况通报》。巴东县领导看了崔政权的报告,并对照他的一贯立场,感到崔政权也许是对的,于是停止了黄土坡上的一切建设。可是,已经太晚了! ? 6月10日清晨5时45分,二道桥沟一带发生了崩滑,体积达46000立方米,死亡5 人,平湖路垮塌60米,损失约1000万元…… ? 巴东县领导这才意识到“巴东县城的命运同地质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并聘请崔政权为地质顾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许巴东人并不了解,在崔大师“神机妙算”的背后是多少岁月的颠簸、跋涉,是多少日夜的冥思苦想,是他千锤百炼后对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的了如指掌。惊诧、信服、感恩,又何止一个巴东,在秭归,在巫山,在奉节……,到处都流传着崔大师为当地人民指点迷津、排忧解难的动人故事。 1991年9月到1996年11月,崔政权在选址上为三峡库区新城建设避免了20余亿元损失。他带领同志们以国内外地质界从未有过的速度,完成了三峡库区迁建新址选择和地质论证初勘、详勘报告1000余万字、图纸10000余张。这一个个字、一张张图都凝结着崔政权的心血和智慧。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