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溶液的浓度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质量守恒求反应后溶液质量的简便性: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质量总和-反应物中不容杂质-生成沉淀-生成气体 生成的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15% 答:生成氢气0.2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生成的硫酸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5%。 4:40g10%NaOH溶液跟多少克10%盐酸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稀盐酸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OH + HCl = NaCl + H2O 40g?10% X ?10% Y 40 36.5 58.5 X = 36.5g Y=5.85g NaCl% = 答:略 (NaOH + HCl = NaCl + H2O) 5: 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克。求:⑴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11年四川中考题) 解:氢气的质量为0.2克。 设锌的质量为X, Zn+ H2SO4 = ZnSO4+ H2↑ 65 161 2 X Y 0.2g 65:X=2:0.2g X=6.5g 161:Y=2:0.2g Y=16.1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6g-6.5g) / 26 g ×100%=7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6.1 g/ (125.8 g-19.5g ) ×100%=15.1% 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1%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天台中学 王开斌 第一课时 你知道下面瓶中标签是什么意思吗? 化学纯 500mL 浓盐酸(HCl) 含HCl 37 % 密度为1.18 g/cm3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课前必知: 1、什么是 溶液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2、什么是溶质?溶剂?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 什么是溶质质量分数? 怎样计算? 药品:水10mL 硫酸铜 仪器:试管 滴管 颜色: 淡蓝 蓝色 深蓝 实验9-7 试管 编号 溶液颜 色比较 溶 剂 质量/g 溶 质 质量/g 溶 液 质量/g 溶 液 的浓稀 1 2 3 浅 较深 深 20g 20g 20g 0.1g 0.5g 2g 20.1g 20.5g 22g 填写实验记录 分析实验结论 ①对于有色溶液,我们可以根据颜色深浅来判断溶液是 浓还是浅;但是这种分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 量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②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多 少溶质,即溶液的浓度(浓稀程度) 飞机喷洒农药 喷洒药水 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农夫自杀 只因果树离奇死亡 据《扬子晚报》报道: 2009年7月20日,河南一果农,因用自己全部家当种植的果树离奇死亡而伤心过度,菜农自尽而死,据其家人介绍,他本人不大识字,7月18日晚买来了250千克的液体肥料,他掺入了1000千克的水后进行喷洒两天后,所有果树离奇死亡。 经警方调查,结果显示该农民所配肥料浓度过大,导致叶片大面积死亡。 分析实验结论 ①对于有色溶液,我们可以根据颜色深浅来判断溶液是 浓还是稀;但是这种分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 量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 ②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多 少溶质,即溶液的浓度(浓稀程度)。 ③表示溶液浓度(浓稀程度)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质量分数 1、定义: 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 。 2、公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无溶入溶液的不计。 ②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必须分清溶质、溶剂与溶液)。 ③计算时上下质量单位要统一。 ④不要忘记X100%,最后得到百分数。 ⑤物质的质量分数要在不超过其最大溶解量的范围时才有意义。 试管 编号 溶液颜 色比较 溶 剂 质量/g 溶 质 质量/g 溶 液 质量/g 溶质质 量分数 1 2 3 浅 较深 深 20g 20g 20g 0.1g 0.5g 2g 20.1g 20.5g 22g 0.5% 2.4% 9.1% 练一练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