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一) 名词解释 1.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会。他们以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为主要阵地,同时又出版了《诗》月刊。他们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人生起作用,因而也被称为“为人生派”。后来,冰心、朱自清、庐隐、鲁彦等著名作家都成为它的会员,人数达170余人,是中国二十年代第一大规模的文学社团。 三.文学研究会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 冰心、庐隐、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在创作上,直接继承了“发生期”中“问题小说”的传统,多写探讨人生问题,表达对人生见解的各种题材,提出了当时他们所关心的婚姻、家庭、出路、道德等各种问题。其中,不少小说表现了“泛爱”思想。他们的创作大多经历了一个由表现“爱”与“美”,转而揭露生活中的“丑”与“恶”的变化过程,作品的现实性得到了逐步的增强。
二.创造社 1921年7月,留日学生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日本东京组成创造社,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1922年5月,他们在国内出版了《创造季刊》,此后又出版了《创造周报》、《创造月刊》等刊物。他们的主张多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因而也被称为“为艺术派”。
1.乡土小说 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最大的小说流派。从价值倾向上来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鲁迅、吴组缃为代表的对中国乡土的批判性的透视,主要作品有鲁迅的《祝福》等。另一类是以沈从文为代表,主要是他的作品如《边城》等,表现乡土的人性美、人情美和自然美,将乡土作为精神的家园和道德的乌托邦。也有一部分作家表现乡土中的阶级压迫,如《大波》。
2。东北作家群 东北流亡作家群: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之后,东北作家大规模流入内地,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说创作群体。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等,其中“二萧”是主将。这些作品大量表现东北的文化风俗,表现东北人民在抗战中的“生的坚强”。主要作品有萧红的《呼兰河传》、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的《鹚潞湖的忧虑》等。
3.九叶诗派 出现于1940年代的国统区。主要的成员是辛笛、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陈敬容、袁可嘉、穆旦。主要是云集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他们的诗歌较多发表于诗刊《诗创造》、《中国新诗》上。因此又被称为“中国诗歌”诗人群。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他们精通外文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艺术和手法。这一流派虽形成于40年代,但直到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九人合集《九叶集》才得到命名和重视。
4。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的成员是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该社成立之初,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主要的刊物有《创作周刊》、《创造日》等。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当20年代中后期,该社移师国内后,受到国内的革命思潮的影响,提倡革命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贡献:浪漫主义。
(二)论述: 1、 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 1)奇特的艺术构思 2鲜明的对比手法 突出的象征手法 诗情与哲理的结合 优美精练的语言
2、 《沉沦》和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1)郁达夫的《沉沦》等抒情小说,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是作家的情绪流。他的小说同郭沫若的诗一样,是生的颤动、灵的叫喊。这种情绪流的小说,结构单纯、松散,带有散文的特点,故事的进展不是依据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节 的内在冲突,而是随着主观情绪的起伏而发展。 (2)郁达夫的《沉沦》等抒情小说,不大重视人物塑造,不求细节 的真实刻绘。自叙小说的主人公实质上是作家自我表现的工具,而寄托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家自己的化身,即使是《薄奠》这样的现实主义成分较明显的作品,其主人公虽是劳动者,但仍可看到作家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 (3)郁达夫抒情小说中使用的各种表现手法,都以抒情为目的。自然景色均沾染着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大段的内心独白更是感情的宣泄。
4.《女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想主义强光照亮了诗集中大部分的诗作。①《女神》采用了内在情感强化、极化以及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②在想象方式上则具有想落天外的奇特想象,与本来形态相距极远或改变性的极度夸张。③在形象描绘方式上则充满了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④在语言方面,也具有华赡丰美的特点。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习题集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填空题1、1915年9月 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主编的 《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学常规(市教研室中小学).doc
- 教育教学美术史论文.docx
- 教育教学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docx
- 教育教学中国美术史考研笔记1.docx
- 教育教学秉道教育--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港澳台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历史学院).docx
- 教育教学中国文化概论民众的历史品格(九)作业.doc
- 教育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C.docx
- 教育教学专业课高分学习资料介绍.doc
- 教育教学萧国亮-我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史研究.docx
- 教育教学中国美术史教案之史前美术.doc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美版.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参考答案.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汇编.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1套.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审定版.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新版.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必考.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附答.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新兴县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