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国历史地理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分布、变迁及其所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西北五郡:西海、河源、鄯善、且末、伊吾.3.行省制度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时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萌芽于金朝,元一统后与京师设中书省,于地方置行中书省,总揽该地区行政大权,下辖路、府、州、县,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故此制始于元朝。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性质未变,仍习称行省。清复行省之名,简称省。4.《历代與地图》由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清代学者杨守敬主编,绘制了自春秋至明代的历代疆域政区,并辅以山川形势,历代正史地理志中的县级以上地名基本全收,并绘制了一级政区的界线,是历来历史地图中最详备的 一种。历史人文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按研究内容分为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与居民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它不仅是历史学与地理学间的边缘科学,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边缘科学。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由东汉学者班固撰写,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为《汉书》十志之一。它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它是中国最早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疆域地理志(以一个朝代一定时期的疆域政区为主体、分录各区山川物产)和沿革地理的体例。汉以后的15种正史地理志和各种地理总志,都是以其为典范编纂的·职方》、《尔雅·释地》等。九州只是古代人们对天下区域的一种简单划分,还不能算作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后来成为对古代中国的一种代称。 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就在研究不同时代社会发展所处的具体地理条件,它阐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所处的地理场所赋予历史过程以具体的空间位置,以明确这些历史事件的某些地理特征。因为只有从历史发展过程的许多地域的特性中,才能做到对历史多方面观念的具体化和深刻化。 简要分析历史时期缓和下游频繁改道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决口后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自不待言。洪水过后,在平原上沉积大量的泥沙也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它扰乱了自然水系,如填平了原来的湖沼,淤浅了天然的河流,宣泄不畅之处又将原来洼地变成了湖泊。在平地上留下了大片沙地、沙丘和岗地、洼地。由此种种,把原先农业生产很发达的地区,变成了旱、涝、沙、碱的常灾区。 .黄河每次决口不仅给下游人民带来了水灾,也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沙灾。 1 洪水和泥沙吞没了农田和城镇,留下了大片碱地沙荒。 2 黄淮海平原上河流的淤浅和水运交通的衰落。 黄河不断决口和改道以及大量泥沙侵夺其他河流的结果,直接改变了原有水系的面貌。在古代,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群立。 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 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后,在冲积平原上,形成了许多微度起伏的岗地 自然堤 和洼地 废河床 ,决口附近又出现许多小冲积扇,以及许多在风力作用下出现的断续沙丘。这些使平原面貌十分复杂。 2.什么是“仰韶温暖期”?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气候特点。根据多年来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知,更新是最胡一次冰期以后,进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的气候回暖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仰韶温暖期”,距今约8000~3000年。气候特点:(1)距今8000年至5000年间,我国气候较为温暖(2)距今5000年至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的降温过程;(3)距今4500年至3000年间,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我国的气候又转温暖。 举例:5000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仰韶温暖期) 仰韶温暖期中国大地上的动植物景观: 1.东北:以栎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 2.华北 (1)北京西郊、燕山南麓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 (2)渤海湾西北岸的地下埋藏有大量喜温暖湿润的阔叶树种 (3)天津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 3.黄河流域 (1)关中地区的半坡遗址发现了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 (2)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和竹类遗迹 4.长江流域 (1)长江中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喜暖动物遗骸,如孔雀、猕猴、熊猫、亚洲象等 (2)长江下游上海附近地区生长着以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和阔叶—落叶混交林 (3)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犀等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遗骸 5.西部地区 (1)天山北麓的云杉生长线较今为高 (2)西藏高原上湖泊十分发达,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布较今为广,在今天的藏北无人区有细石器的发现 (3)云贵高原元谋遗址中有现今活动于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遗骸 简要分析先秦时期我国疆域变化的总趋势。1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