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填空(选择10个,填空20个)
1.“文化”名称的来源:“文”: 《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其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对先天素质和后天修养之关系的阐述。
“文”在天文与人文上的区分:
《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天文指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社会现象和规律。
“解脱”,就永远在“六道”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
六道者:一、天道,二,修罗道,三、人间道 (三善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三恶道)。
38.公元前2年,即西汉末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时,有大月氏国(由中国甘肃的一个少数民族迁到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长安,他口授《浮屠经》给一个名叫秦景(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的最早记录。见于有关史籍的记载,是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求法,公元67年他们同了两位印度的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了佛经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这是《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并且在洛阳城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至此,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
39.佛教与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传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传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传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40.内丹和外丹的区别
外丹外丹相对内丹而言,又称炼丹术、仙丹术、金丹术、烧炼法、黄白术等,指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做成长生不死的金丹。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约产生于汉武帝时,当时方士李少君“化丹沙为黄金”以作饮食器,就是烧炼金丹。 (选择)
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从中华道家宗祖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记载算起,内丹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
41.传说黄帝造车(选择)
42.輿轿:最早见于《汉书》也称竹輿、箯輿、编輿、箯、筍(笋)。
43.轿子一词见于《说库》
44.造船的高峰期 秦汉、唐宋、明
45.“五礼”吉、嘉、宾、军、凶
46.嘉礼
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shèn,社稷祭肉)膰(fán,宗庙祭肉)之礼;贺庆之礼;(1.)飨燕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牛牲“半解其体”,并不分割成小块;献酒爵数有一定之规。
燕礼在寝宫举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后即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2.)饮食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饫(yù)”,而不是日常家居的饮食。
族宴,指宗族兄弟合族宴饮,大抵有两种,一种是逢祭而宴,一种是以时而宴。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礼;
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
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
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宾礼包括: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时见”是有事而会,“殷见”是众诸侯同聚;“时聘”是有事而派遣使者存问看望,“殷覜(tiào)”是多国使者同时聘问。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47.师不功:军队打了败仗,称为“师不功”,或称为“军有忧”。(填空)
名词解释
1.“心无派”:主要是从破除“心执”(一心执着)的角度去谈“空”,认为只要“心中无物”,即是空,至于心外之物空与不空不去管它。
2.“即色派”:以支遁为代表,从否定外境外法的角度去谈空,认为一切外境外法本身就是幻化而有,并非实有,因而都是空的。这种观点更接近印度佛教的观点
3.“本无派”:以道安为代表。认为空就是不真,世间万物因为都是不真实的,所以都是空的,“四大皆空”。
4.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5.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必)
6.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