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文化
⑴、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锋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⑵、美人类学家莱德、克鲁克洪《文化的概念》:“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的系统,既括显型式样,又多情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3)、《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文化是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是一种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成员所共有。它包含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思想、信仰和价值,及其在物质工具制造物中的体现。
(4)蔡元培《何为文化》:“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包括衣食住行、医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诸类。”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文化: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和。包括: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文化的机构:
两分说: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三层次说: 物质、制度、精神
四层次说: 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六大子系统说: 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
文化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特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质文化层;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4)、由人类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蕴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2、狭义的文化
指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制度和组织。
我们所研究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但也常常涉及到特制文化,即人们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怎么生成的
(1)、中国古人说是圣人创造的
《周礼·冬官·考工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所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为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作也。
(2)、西方人说是神创造的
柏拉图认为世上成事万物之源是“理式“,而”理式“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
(3)、亚里斯多德认为文化行为是人的模仿行为,人的天性好模仿,也善于模仿,文化事物如文艺,就是模仿而来的。
(4)人类自己创造的十九世纪以来,多数论者都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特质劳动所创造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
(二)、中国文化形成的基本要素
1、中国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
适宜的温带半湿润气候,使中国产生了具有多样性的农业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语言习惯的行成及审美情趣
广袤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多样性的文化,封闭的地理环境使文化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
2、社会环境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头等要素
农业自然经济决定数千年来重本抑末政策、盛生崇本轻末的价值观,人们对土地的依附性和依恋性;喜稳定、不喜变革的文化心理、平均主义思想
家族宗法制度;传统的伦理道德建立在宗法社会基础之上;国家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同心圆;宗法观念要深蒂固
3、汉代西域文化的输入;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的输入;近代西洋文化的输入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
1、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
中国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其发祥地是黄河长江流域,华夏先民在这里狩猎、放牧、,进而从事农耕,奠定的文明的根基。从夏代起,中国正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文明时代。殷人崇尚鬼神,率民以事神,以神权崇拜为特色的巫卜文化化浓厚。西周人已这完全信赖天命,提出了“德”的概念,主张敬天保民,相信“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将巫卜文化改造成为一整套具有法制规范性质的礼法制度,西周文化的主导形态是具有高度现实性的史官文化和礼治文化。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产生了与古希腊朴素人文主义相类似的人道主义思潮,带来了思想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
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长江流域一带的各个民族崛起,吴王夫差率大字国北上与晋国争做盟主,楚国楚庄王也问鼎中原,南北人员政治上的交往,促使整个中国向一统的方向发展,也使南北两种文化相交融。到秦汉时期,这种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上的融合就得以完成。政治上的统一是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汉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教学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展报告.doc
- 教育教学caringorm3中文入门.docx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doc
- 教育教学中国美术史(大纲题集).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及考前复习.doc
- 教育教学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21689.doc
- 教育教学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笔记.doc
-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无敌提纲.doc
- 教育教学中外历史大事年表word经济史.doc
- 教育教学中国文学史(二)导读资料.doc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湘西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4-2025年4月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