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12儒林外史.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儒林外史》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1.第一阶段(1701-1721):为少年读书、准备应举时期。吴敬梓少年聪慧,曾随父到赣榆任所,并曾游历大江南北,对社会有初步接触。其间受父亲影响颇大,并于18岁时考取秀才。 2.第二阶段(1722-1732):为返回故乡、独撑家庭时期。23岁时,其父无故被免、抑郁而死,遗产遭到族人侵夺,使他认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分家后吴“性耽挥霍”,“遇贫即施”,不到十年,家产全部荡尽,被族人视为“败类”。加之29岁乡试落第,尽遭世人白眼,导致他与故乡决裂。 3.第三阶段(1733-1754):为移家南京、从事著书时期。33岁举家迁往南京,过着“拔寒炉之夜炭,向屠门而嚼肉”的贫困生活,但这使他结交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朋友(为创作积累了素材)。36岁时被推荐博学鸿词科考试,他以病坚辞,放弃秀才学籍,乾隆南巡时企足高卧,从事《儒林外史》的写作。乾隆十九年,他54岁时客死扬州。后靠朋友买棺收殓,归葬于南京。 《儒林外史》的版本历来有五十回本、五十五回本、五十六回本等歧说,但前两个版本迄今均未见到。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年)卧闲草堂的巾箱本,五十六回。此本的第五十六回是否出自吴敬梓的手笔,学术界有较大争议。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相关背景: 《明史·选举志》:“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八股文,又称八比、时文、时艺、制艺、经义、四书文等,全文分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 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一是通过三类否定性的人物形象,全面批判了科举制度弊端和功名富贵观念。 第一类是无智腐儒,这类人物最具典型意义,也写得最为成功。这些人大都天性淳良拙朴,但却深受科举、礼教毒害而不自知,反而笃信沉迷其中,终成知识贫乏、迂腐可笑之徒。 其中一种是热衷功名、利禄熏心的腐儒,如周进、范进等。他们老实平庸,懦弱猥琐,思想麻木之极,知识贫乏之极,一生匍匐于科举制下,精神深受其毒害和摧残;在他们身上,既有因心羡功名富贵而顽冥不悟和忍受凌辱,逆来顺受的一面,也有猎取功名后骄人傲人的一面。作品则着重通过对前一方面的镂刻,展示了许多知识分子在科举的强大诱惑和压力下被挤压和被扭曲的精神状态。 另一种是虔诚相信八股举业和封建礼教而自害害人、中毒毒人的迂儒,如马二先生、王玉辉等。他们一个视举业为神圣不可侵犯,诚心诚意地四处宣扬举业至上,一个真心笃信礼教,自觉以礼律己,他们既是封建思想的传播者,更是受害者。 第二类是无耻官绅。他们是科举制度的直接产物,出仕则大多为贪官污吏,处乡则大多为土豪劣绅,成为政治腐败的根源。 前者如王惠、汤奉,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压榨百姓,贪婪成性,作威作福。 后者如严贡生、张静斋等人,他们通过科举特权,交通官府,鱼肉乡邻,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第三类是无聊名士。 在《儒林外史》中,还有一个假名士群。其中有以相府公子娄三、娄四为中心的名士,以纨挎子弟杜慎卿、季苇萧为代表的名士和以景兰江、支剑峰、赵雪斋等为代表的名士,还有马纯上、蘧骁夫等选家名士。 上述三类形象,恰如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可见,八股取士制度构成了牢笼一代文人的巨大厄运,功名富贵观念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世风的颓败,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深思索。 二是通过三类肯定性的人物形象,来寄托作者的理想,反映他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 第一类是真儒名贤形象,如迟衡山、虞育德、庄绍光等。 他们均看重文行出处,淡泊功名利禄,志存高洁,不满现实,但思想保守,看不到前进的出路,企图通过祭祀泰伯祠等活动,以儒家的“礼乐兵农”思想为药方来挽回世道人心,“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 第二类是带有某种叛逆精神的人物,如杜少卿和沈琼枝。 第三类是市井奇人形象,如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等。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首先,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 客观的态度,真实的场景;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对同一人物也随其变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其次,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 喜剧性情节背后的悲剧性内蕴,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 第三,善于运用含蓄、婉曲的讽刺手法,冷静超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