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

巧用课本插图 点亮语文课堂 教学论文 撰稿人:徐秀枝 职 称: 中教二级 单 位: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七中学 地 址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七中学语文组 邮 编: 036002 电 话:1座机电话号码94 巧用课本插图 点亮语文课堂 当我们翻开新课标语文课本时,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映入我们的眼帘,那绚烂的色彩、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然而不少教师只注重内容的分析指导,热衷于从网络中下载图片,而将这些插图弃之于角落,忽视这些插图的作用。其实课本插图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起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呢? 一、巧用插图,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探究的热情。巧用课本插图,会让导入妙趣横生。 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课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某处景观”,一幅是“圆明园被毁后的遗址”,我在教学中先通过两幅插图的对比,激发学生内心对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惊叹,和对被毁后成为断壁残垣的痛心疾首,这样不仅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了他们的强烈感情,而且在无形中激发起学生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俗世奇人·泥人张》的教学中,我同样巧用插图导入:只见气定神闲的泥人张,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搓着泥巴,两眼射出蔑视鄙夷的目光,看着下面一排排面容丑陋狰狞、飞扬跋扈的小泥人,旁边还有张纸条写着:贱卖海张五,咦,这究竟是怎么会事?当我话音未落,学生们面露喜色,迫不及待的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 二、巧用插图,亲近作家。 在新课标语文课本中,有些插图是作者的画像或手迹,巧用这些插图,由此来认识作家,让学生产生与作家的亲近感,从而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巴金的《短文两篇》中,有一幅作者在凌乱书房中埋头创作的照片。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观察此图并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学生们侃侃而谈,在热烈的交谈中不仅了解到了这位作家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成就,而且还感受到了这位作家的人格魅力,由此拉近了学生与作家的距离,产生了阅读作品的欲望。 在学习冰心《荷叶 母亲》时,我同样抓住了这一教学契机。课本中有一幅冰心先生的肖像插图,我就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冰心先生的外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既展现了作者的外貌特征而且还谈出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在与作家的“亲密接触”中,同学们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感,读起文章来,仿佛聆听一位友人低声絮语。原来巧用插图能收到如此大的效果,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三、巧用插图,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图文并茂的课本插图可加深理解力。插图是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形象。一些难理解的文章配上这样一幅图,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如《中国石拱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说道,全桥只有一个弓形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同学们手工绘制的草图真是五花八门。然而配上这样一幅图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又如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文章极尽夸张和比喻来描绘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和精神世界,因为是翻译作品,句子又较长,学生读起来烦琐,理解起来较困难,然而课本上配的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画,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这一难题,也助了学生理解课文的一臂之力。 四、巧用插图,检查阅读。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就尤为必要。在不断地摸索中我惊喜地发现,利用课本插图检查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是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方式。 我巧用课文中的插图检查学生自主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让学生对照插图讲述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包括发起时间、渡江地点和经过。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以便展开以下的教学环节。 《阿长与 》课文中有一幅生动的人物插图,学习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详细复述与此图相关的情节,掌握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情况。像这样的插图在课文中有很多,有心人一定会留意到的。 五、巧用插图,质疑训练。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课本中的插图也就成为我教学的有效资源。 在学习《老王》时,针对“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一节配了一副插图,根据课文的表述我要求学生对此图进行质疑,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们认为此图与“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一表述不符,应改进。在激烈的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并有了向权威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天净沙·秋思》的插图同样是训练学生质疑的好素材。我要求学生在读过该曲后质疑插图的不妥之处。学生们发现马儿太肥,断肠人的镜头应远一些,而且整幅图的色调太亮,应以冷色调为主。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们进一步把握了景物的特征,同时走进了这首曲子营造的意境中,整堂课惊喜不断,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