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高层次金融才培养现状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高层次金融才培养现状调查)

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0期 刘灿、毛洪涛 | 发布时间:2011-12-26 | 浏览次数:137 ?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类本科、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官方招生资料统计,全国设置金融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由2001年的131所增至2006年底的324所(此数据包含了开设金融类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全部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高等院校为315所。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工作,促进高等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现办学特色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本课题组对普通高等院校的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对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典型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为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1)目前,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财经类高校是我国开设金融类专业的主体院校,共占到了92.6%的份额,于是,我们重点选择了上述高校构成样本。本次调查达高校23所,其中,综合类院校有7所,理工、农林类院校6所,财经类院校9所,师范类院校1所。(2)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同中央财经大学等学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被调查学生及教师的专业涉及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和投资学等专业;被调查学生层次包括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3)金融机构是金融类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去向。鉴于此,我们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各金融公司,具体包括各类银行、保险公司、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政府部门,共调研丁50家用人单位。 三、调查内容 2006年7月3日至7月7日和2008年3月18日至4月1日,历时19天,分别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3所开设金融学专业的学校进行调研,共回收学校问卷10份,回收学生问卷为1142份,有效问卷为1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教师问卷为500份,有效问卷为4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6%。用人单位共回收问卷为300份,有效问卷为2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 问卷共分为高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四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课程开设时间、对教学时间安排的看法及实验效果的评价、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对各方面素质重要性的评价、对就业单位的看法以及对目前专业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看法等9个方面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的综合分析 1、对培养目标看法的对比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主要集中于“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级专门人才”三个选项,但在具体选项上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最认同“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学生也有较高比例认同这一目标,但是有更多学生认同“高级专门人才”。对“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教师认同比例明显高于学生。总之,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偏于“复合型人才”,强调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合,以适应社会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看法更加重视专业。详细数据结果见表1。 表1?教师、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 专业培养目标 教师 学生 通才 3.0% 4.4% 高级专门人才 19.2% 35.5% 专门人才 8.6% 12.3% 复合型人才 41.0% 33.4% 应用型人才 27.2% 13.6% 其他 1.3% 0.9% ? TAG: for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o return part or all of the loan in advance. 5.8 contract contract specific requirements: first, the borrower and other clients; Second, loan person double charge and other parties signed a contract with the borrower and agent signature of contract; Third, customers signed loan contract, contract of natural person, must be checked and fingerprinted by himself, you may not use personal name instead be signed, shall not authorize others to sign; Four

文档评论(0)

xpb7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