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化简要说明 相对于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来说,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规定的五门课程的考点总量由2011年的570个左右减少合并为543个左右。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207个减少合并为192个。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由142个减少合并为由140个.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122个减少合并为114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85个减少合并为80个。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保持不变仍然为14个。 一、具体知识点的变化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删除10个知识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2)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5)《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7)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9)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增加4个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3)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二、内容修订知识点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修改为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 修改为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修改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修改为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5)长征的胜利。 修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修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修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修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9)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修改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0)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修改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二部分 2012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纲及其变化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敌后战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