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满族音乐中的民间歌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满族音乐中的民间歌舞.doc

小议满族音乐中的民间歌舞   摘要:作为56个民族中的满族,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直率、奔放、洒脱的性格造就了他们歌舞中的不拘和活力,通过随意歌唱舞蹈的方式,即刻表现出其内心的思想,从而也给歌舞带来了鲜活的生命。这些歌曲与舞蹈能够充分反映出满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其特有的地域特色。表达了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满族歌舞渐趋成熟的演变,也是满族历史发展过程的缩影。   关键词:山歌 劳动号子 小唱 情歌 舞蹈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225-01   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北、北京、黑龙江一带,尤其以黑龙江居多,人们以狩猎为生,善于骑马射箭,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能歌善舞,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萨满教。满族人民唱歌跳舞不受场合限制,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去用唱歌和舞蹈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比如说放牛、放羊时,在地里干农活时能唱的山歌和随性而发的舞蹈,在家里干家务活,家庭聚会、婚丧、祝寿、宴请,都可以哼唱的小唱,不用任何乐器,张口就来,还有即兴表演的助兴舞蹈都是有别于其它各民族的。满族民歌的悠久历史,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的。满族民歌和舞蹈都是具有浓厚的满族原生态特色,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月牙五更》《摇篮曲》等都是源自于满族民歌,舞蹈中有“对舞”“衬舞”“秧歌舞”等,满族民歌调式结构严谨,旋律特征鲜明,在内容和形式上可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唱(情歌、劳动歌、婚礼歌、祝寿歌、摇篮歌等)。舞蹈通常是在逢年过节,正月十五,婚丧嫁娶、祭祀活动中较多见。   1 山歌   五声调式在满族音乐中较为常见,所有民歌大多数都为民族调式音乐。山歌演唱过程中,只出现1,2,3,5,6这六个音符,即宫、商、角、徵、羽。根据满族人独特的嗓音条件,通过不同的歌曲表现不同的情绪。比如:劳动歌。赞美富饶壮丽河山的山歌称为“夸山调”,满语民歌《巴音波罗》歌唱丰收,就属于这种山歌。另一类是对口喊唱的叫“爬山调”,多在放牧时赛唱。这类山歌,常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口喊唱,俗称“拉锯”、“抬扛”。歌词即兴而编,多是触景生情开口就唱,节奏自由强烈,曲调高昂开阔,情绪奔放,酣畅。《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单弦等曲艺广泛吸收。歌曲会通过各种夸张的高低音,装饰音,以及左手伴奏的节奏型的变化去体现他们热烈奔放的个性,歌唱的山歌抒发其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歌曲《巴音波罗》为典型宫调式,整首歌曲高低音八度较多,音域宽广,变化多样,节奏短促,有棱有角,前奏部分也以自由的节奏出现。歌词中的巴音是祝贺、富裕的意思,通过前奏部分随意喊唱出来的“巴音波罗 哦―赛”充分表达出满族人民在丰收的季节,粮食满仓,生活富裕的、满足的喜悦情绪。因此,前奏音乐旋律随意拖长,自由的延长。进入主旋律后,小符点,小装饰音和前八后十六的奏型就频繁出现了,再次体现直爽的满族人在歌曲演唱中快速简短,利落不含糊的个性。高潮部分满珠穆昆指的是满族人民,歌词中反复多次出现巴音波罗从高潮一直延续的结束,力度也是越来越强,最后在高八度的音域中结束,象征丰收,富裕会一直伴随在身边的。   2 劳动号子   西南风来哎嗨,东北浪来哎嗨,出北海呀哎嗨,过山峰啊哎嗨。东道走来哟嗨,南道往来呀嗨。海参崴呀哎嗨,撒渔网啊哎嗨。鹰嘴嘿嗨,脚上拴来哎嗨。翻山越岭哎嗨,把家回啊哎嗨。其内容表现了满族渔民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词朴实、粗犷、奔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歌词中:“嘿哟”,“哎嗨”,这些词语没有复杂的含义,只单单体现一种运动过程中的用力。歌词描述了渔民在用鱼网把大量的鱼用力的往岸上拖,鱼儿奋力在网中跳跃的场景。其演唱形式很生活化,音乐旋律没有一般歌曲中特有的高低强弱,只简单用几个音符表现,意图只是为了突出力量,体现烘托渔民喜悦的情绪。在现代舞台剧目编排中,针对满族舞蹈劳动号子这一场景,会采用大量的男生通过群舞的形式,用统一、整齐、单一的几组动作来壮大声势,表现满族男人的粗旷和独特的奔放个性。   3 小唱   曲调平和,悠长,随口即唱,主要用于母亲催孩子睡觉时用的。在满族人民中广为流传,世代满族人对小唱都非常熟悉。满族孩子从小到大,是在小唱中成长起来的。小唱体现了满族人温柔,母性的一面。小唱中较为出名的是《摇篮曲》,它属于小唱中的悠悠调,在民间舞学习的过程中,摇篮曲是东北秧歌中手巾花组合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巧练习。而东北秧歌就是继承了满族舞蹈中的支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 。它是在东北秧歌泼辣热情的基础上,用安静的一面来体现其温柔,平和、悠长的。舞蹈动作中强调托、拽、脆、拧、辣、泼活脱脱充分体现满族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歌曲中,满语非常多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