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地方课(话说温州).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鸟瞰温州 第一课 看地图 找家乡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阅读地图,学会看地图标示的方向。 2、阅读浙江地图,学会从多角度描述温州的地理位置,知道温州是我国的沿海城市。 3、萌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你眼中的温州 2、阅读:温州鸟瞰图 3、读一读:引言 二、了解温州 1、根据学习提示,说一说温州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出“温州在浙江的东南部” 三、读图指导 四、对照浙江省地图,说说家乡的邻居,描述温州的方位。 第二课 我居住的地方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州由11个县(市、区)组成,能说出你所居住的地名及方位描述。 2、探究温州有多大,自己所在县由多大,了解温州的陆地面积。 教学过程: 导入 了解我们都是温州人 二、认识图例 1、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视觉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地理景物。 2、看看这些地理景物在地图上市怎样表示的。 3、说说自己家乡的地名,运用图例在地图上找到具体的居住地位置。 三、说说邻居 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所在县的邻居 四、探究温州有多大 借助数格子的方法获得温州的大约面积 第三课 家乡的地形 教学目标: 感知山水城市的特点,了解温州地形的多样性 引发学生关注周围景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描述你所看到的地理景物,如河流、平地、小山、海岛等。 说说这些景物的图例。 二、看图对照 1、对照课文提供的菱形地形地貌图,说说看到的地形最像哪一幅。 2、知道说出具体的地形的名称。 三、学看地势图 1、知道学生读温州地势图 2、结合地势图的标示,说说温州的地形地貌,感受山水特色。 第四课 给家乡画张“地图”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用一定的方式画出温州货更大范围的家乡的“地图”,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师进行图例画法的指导 二、复习温州版图 说说温州版图的总体形象 三、指导画法 指导学生画出家乡主要的地理景物,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四、小姐合作交流、展示与评价。 第二单元 名屿名江 第一课 “瓯江蓬莱”江心屿 教学目标: 借助图片或多媒体,了解江心屿的主要景点,感受其风景的魅力,激发热爱江心屿的情感。 通过诵读、摘抄古诗词,探究江心屿上的名人履迹,体悟其蕴含的文化,领略古人们对江心屿的景仰和赞美。 通过畅想活动,了解江心屿的进一步发展,激发参与兴趣,树立主人翁意识,初步培养社会责任该。 教学过程: 一、“江心屿双塔”邮票导入 观察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二、漫步江心屿 利用教科书中的照片,引领学生观察东西双塔及将心思的独特之处,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激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三、好诗词朗诵会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等途径摘抄古诗词,讴歌江心屿的美丽。 第二课 三百里秀山楠溪江 教学目标: 了解楠溪江的主要景点及特点,感受家乡风景的秀美,极大关爱自然的情感。 开展“探访古村落”活动,体悟古村落所蕴含的文化及家乡人名生活的影响。 动手设计楠溪江的旅游门票,加深印象,萌发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创设旅游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泛舟楠溪江” 利用图片或音像资料,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楠溪江,介绍主要景点。 三、文房四宝——苍坡村 指导学生对探访的结果进行相互交流,充分体悟古村落所蕴涵的文化。 四、小小设计师 引导学生掌握三条门票设计的基本要点。 设计出比较有创意的景点门票。 第三课 小小导游 教学目标: 通过学说导游词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设计旅游线路图,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结果。 教学过程: 学说导游词 创设旅游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去表演。 二、示范作用 三、小组合作设计旅游线路图。 四、与班会活动、假日活动相结合,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增长知识,发展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多彩的桥 教学目标: 1、亲历学习活动,了解碇步独特的构造、作用及分布情况。 2、学习听音乐创作走碇步舞,体会碇步的走法。 3、感悟古老的家乡人民就地取材,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前人曾未有过的桥——碇步。 教学过程: 模拟实践活动 在模拟走碇步时边走边说的情境中,了解仕水碇步的构造特点。 二、听创活动 学生听音乐,创作碇步舞,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编剧舞蹈动作。 第二课 鹿城古桥 教学目标: 知道温州市政府所在地鹿城是一座江南水乡城市。 了解桥名的来历,背诵两手民谣。 体悟鹿城—— 江南水乡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东方威尼斯 简介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