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进入小学乐课堂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侗族大歌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 [摘要】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世世代代相传的无伴奏,无指挥的原生性支声复调合唱歌曲.将侗族大歌引进音乐课堂,对传承侗族文化有重要意义.通过侗族教学的回顾,从侗族大歌保护的政策性教材师资以及教学模式几个方面,对侗族大歌进入课堂提出一些思考.  【关键词】侗族大歌;课堂教学;民族音乐;黔东南州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重要手段,其中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侗族大歌的精深内涵及艺术魅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它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也是国际民间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增长,时代的变迁,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经济浪潮不断的侵入,侗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青年人外出打工,歌队解体,现代化传媒工具的普及等问题,使历史上侗族大歌得以延续的自然传承系统面临崩溃,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在受到极大的破坏,民间音乐处于濒危的状况.如何拯救,传承处于濒危状况的侗族大歌,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将侗族大歌引入学校课堂音乐教育,  是黔东南州学校音乐教育上的一项新举措,这种新的传承  方式与渠道也正是解决侗族大歌传承危机的有效途径,对  于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一  ,对侗族音乐教学的回顾  1.侗族大歌进入音乐课堂最早是1984 年,榕江县文  化馆侗族音乐家普虹先生与东民小学领导商量,在学校进  行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的实验,之后民族音乐引入课堂的  实验在东民小学取得初步成功,从而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  视,民族音乐进入课堂的实验由东民小学逐步扩大到其他  学校.东民小学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于1985 年l1 月组建  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以演唱侗族少  儿歌曲为己任,成为侗族大歌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近年来,  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的代表曾先后参加中国少儿歌舞会  演,上海民族杯小歌手邀请赛,贵州省少儿艺术节等,均获  得好的名次.1988 年,金蝉小歌手陈琼仙等应选参加中国  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参加玛塔国际和平儿童节建节10 周年  演出活动,她们演唱的侗族童声大歌《小山羊》,《探外婆》  受到法国小朋友的欢迎.”金蝉”为学校争得荣誉,为民族  争光,成为弘扬侗族音乐文化的一面旗帜].  2,贵州省高等艺术专科学校(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前  身)设置侗歌班,开创了侗歌进入艺术院校的先例.1988 年  正式招生,面向黔东南大歌流行地区的黎平,榕江,从江三  县单独招生,招收了土生土长,会唱侗歌而且具有初中文  化程度的青少年24 名,其中也破格在榕江招收了3 名小学  生,由于第一个班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制定为4 年  中专班,用1 年时间来补习文化课.侗歌的教学,采用封闭  式,请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侗族优秀歌手吴定帮  和从江县优秀侗族歌手石平姣采用口传的方法进行教学.  文化生活以及其他音乐公共课,由学校统一安排.4 年结束  后,学生学会了侗族大歌和其他侗族民歌近100 首,第一批  毕业生,除少数留在贵州民族歌舞团,红枫湖旅游景区外,  其他全部分回县里,有的在县民族文工队,有的在县文化  馆,从事与侗歌事业有关的工作.侗歌进入艺术院校,不仅  培养了侗族的专业艺术人才,也更广泛地宣传和介绍了侗  族大歌.1991 年以来,她们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  受到音乐界的好评.  3.黎平县通过民族音乐进入课堂的实施,使侗族大  歌得到了有效保护与传承,极大地促进了侗族非物质文化  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2003 年底,由岩洞中学侗族大  歌队参加的全省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取得了第1 名的好成  绩;2004 年8 月,由岩洞口江侗族童声合唱团首次参加在昆  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节上,夺得该次比赛的金  奖,同时还获得了5 个单项奖;2005 年初,在北京举行的全  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上,由岩洞中学侗族大歌队代表贵州省  中学生参赛并取得了二等奖;2006 年应邀参加厦门国际童  声合唱节获得了金奖.2007 年黎平县人代会通过了实施侗  族文化进课堂的决议,民族文化进课堂将在全县范围实  施,由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县侗族文化旅游促进会等职能  【收稿日期]2007--06—1O  【作者简介]陈娟(1967-),女,贵州铜仁人,凯里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  凯里学院  部门已将教材编写完毕,这对黔东南州侗族大歌进课堂是  一  个积极的推动.  4.凯里学院在20o3 年也首次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其  中就有侗歌队,这几年侗歌队经常参加省州市的演出,也  取得了一定

文档评论(0)

ikangdw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