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9年中医料11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63例疗效的初步分析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63例疗效的初步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报告很多,疗效也较好。今年我们两个单位协作,通过中西医的密切合作,在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专科病室,研究中医对肝硬化的治疗,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绩和经验。现在将我们半年多来治疗满一个月以上的肝硬化腹水63例,作出小结。 一 病人的选择和诊断标准 为了更正确的观察中医疗效,我们将未满一个月的病例不列人这次总结范围内。从今年1月至8月,经过中医治疗在一个月以上的,计住院病人50例,门诊病人13例,共计63例。 诊断标准:体格检查有腹水;部分病人有蜘蛛痣、赤掌、肝脾肿大、浮肿等体征;部分病人进行了腹水常规检查,均为漏出液;肝功能检查 包括:血浆蛋白、胆红素、脑磷脂胆醇絮状反应、麝香草脑浊度试验、麝香草脑絮状反应、四溴酚酞钠等试验均不正常;食管造影有食管静脉曲张。根据这些材料的综合结果,可以确诊为肝硬化。 病情轻重虽然不加选择,但来诊的多为晚期或较重的病人,一般是危重的或有并发症的才收容住院治疗。住院的50例中,29例有并发症,肝昏迷有1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19例,感染15例 其中部分病人同时有2—3利合并症存在 。 本组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于31—50岁的有38例,51岁以上的13例,30岁以下的12 例。病人多居住在北京地区附近,均无血吸虫病史。其中:有明显传染性肝炎史或黄疸史者12例;有长期营养不良史者21例;长期饮酒史者11例。根据6例尸体检查和3例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结果,都属于坏死后肝硬化。 二 观察方法 住院病人除要求记录常规病历外,均进行体格检还和化验室检查。体重和腹围每周测定一次,用峻泻剂前后均需测定一次,腹围以最大腹围为标准。有关肝的能试验,每月重复一次,包括: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泳分析、脑磷脂胆醇絮状反应、麝香草脑浊度试验、麝香草脑絮状反应,四溴酚酞钠排泄试验 2毫克/公斤 。住院病人均进行食管造影检查。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门诊病人每次复诊时量腹围和体重,只有一部分病人作了肝功能试验的复查。 三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 肝硬化腹水的主要体征是腹大胀满,青筋暴露,颇符合中医的臌胀病。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湿热,有人认为是寒湿,可能是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之故。本组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寒热都有。其中:偏于湿热者较多,有31例;偏于寒湿者9例;也有寒热见证不明显偏于湿者,23例。三者均有湿的存在。李东垣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说明治湿的主要法则是利小便。本组病例的治疗,也是采取了以利尿为重点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以下几种: 1 属于湿热者:主证为:腹胀满,口干苦,头晕,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苔黄腻,脉数。此类患者多由阳胜于阴,清浊相混,隧道不通,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所致。法宜清热利湿。常用方剂为四苓散合八正散加减。 四苓散:白术、云苓、泽泻、猪苓。 八正散:车前子、木通、扁蓄、滑石、甘草梢、栀子、灯芯、瞿麦、大黄。 2 属于寒湿者:主证为:腹大胀满,口淡,四肢发凉,大便溏薄,苔白润,脉细弱。此类患者多为脾阳不振,命门火衰,土虚不能制水,水反尅土,呈阴盛阳衰之象。法宜助阳利湿,常用方剂为实脾饮、济生肾气汤等。 实脾饮:白术、茯苓、甘草、厚朴、大腹皮、草豆蔻、木香、木瓜、附子、黑姜。 济生肾气汤:熟地、萸肉、山药、云苓、丹皮、泽泻、肉桂、附子、车前子、牛膝。 3 属于湿者:主证为:腹大胀满,身困少食,小便不利,苔白润,脉缓弱。此类患者多由脾虚水渍,运化失调,而成臌胀。法宜健脾利湿,常用方剂有胃苓汤、五苓散、五皮饮。 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茯苓、泽泻、猪苓、桂枝。 五苓散: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 五皮饮:陈皮、茯苓皮、姜皮、桑白皮、大腹皮。 在诸利尿法中,常加入行气、活血、化瘀之品,目的在使主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中医认为“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凝” 3 ,又认为气行则水行,气滞血亦滞。常用的行气药有:陈皮、厚朴、香附、木香、腹皮、枳壳等;化瘀药有:三棱、莪术、桃仁、红花、水蛭、蝱虫、丹参等。 在利尿法无效时,部份患者加用了逐水法,我们用过的逐水药有下列几种: 芦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