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师素大赛知识问答题目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题目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题目(1号)
1、请你在黑板上写出(主持人:这个字)“臼”字的正确读音和正确笔顺。2、新课标规定高年级段学生的默读速度应达到一分钟()字
3、请背诵古诗《长歌行》。这首是汉乐府的诗,请问乐府指的是什么?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4、分析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了语文教育的什么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适应这一特点组织教学?“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描述了阅读中的一种现实,即对同一文本的阅读,读者的阅读结果各不相同。从阅读结果的角度讲,这一句话非常正确。因为读者的内因和外因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读者得到的阅读结果必须不相。但是它当成了一种放之于阅读的任何阶段都正确的绝对真理?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题目(2号)
1、请写出“爽”字的正确读音和正确笔顺。2、(??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 填空题: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在天愿作比翼鸟,(? )。?山重水复疑无路,(? )。
4、分析题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请你谈谈对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题目(3号)
1、 请在黑板上默写出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2、 请你说出五岳分别是哪五座山?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3、请说出含有数字的四字成语至少10个4、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请你谈谈对这基本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性质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舶来品都不是汉语文的内在属性,都是外在于汉语文的属性,外在于汉语文的属性当然不能“统一”在汉语文之内。人为地硬让它们统一是违反最起码的逻辑规律的。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个想当然的假命题,从根本上是说不通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也证明了它们是离汉语文很远的东西。比如谁说话、写文章想到了什么“工具性”?谁又想到了要表达什么“人文性”?说话、写文章,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样的“言”来表达自己的心中之“意”——心意、情意、意见、意思、意图、意志、意愿、意念、意趣等等。这也就无怪乎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着这“两性统一”产生那么多的困惑和迷茫了。据说连“新课标”研制组组长巢宗祺教授也承认:“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清楚的。”连巢教授都说不清楚,就因为它们是生硬移植来的“洋玩意”,不“服”我们汉语文的“水土”!这样不“能够概括清楚的”概念竟然出现在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上,不是很尴尬、很悲哀的事情吗?难道我们的汉语文就没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的“话语”系统吗?难道我们的汉语文真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语文吗??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题目(4号)
1、《论语》的作者是谁?它主要记载的内容是什么?《论语》,汉代又称《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它也记载了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以及当时人们对孔子的议论2、 诺贝尔奖的创始人诺贝尔出生在斯德哥尔摩,请问他是哪国人?3、 文革中,被称为“四人帮”的反革命集团的四个成员是谁?4、论述:怎样理解和在教学中实践“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 众所周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无论何时,语文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一个人的语文学习不是从进入学校那天开始的,也不是离开学校就结束,而是随时随地都有语文的学习“语文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与其大道理、小道理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珍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自己到田里去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真真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和“听”出来的。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真正的悟出,语文内容无比丰富,她负载着人类文化、民族精神,涉及到政治、军事、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的学生,才能叫做“具备良好的素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题目(5号)
1、选择题 让学生默读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23T 3491-2023 企业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应急预案编制指南.pdf VIP
- DB23T 3469-2023 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振动拌和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课件.ppt VIP
- 2025年货运管理岗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黄山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7.docx VIP
- DB23T 3531-2023 人工林营建碳增汇技术指南.pdf VIP
- NB-T+10310-2019+压缩机辅助加热用电加热带(线).docx VIP
- DB13_T 6161-2025 乡村振兴村域特性与产业发展适配性评价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