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資料蒐集與資訊應用-.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資料蒐集與資訊應用-

地理資訊蒐集與處理 第 4 章 學習目標 能知道如何蒐集資料 能分辨資料的類型 能分辨地理資訊和非地理資訊 能區分空間資料及屬性資料 能應用圖表將蒐集資料加以分類歸納 第一節 資訊蒐集與處理 霍亂疫情的控制 最有價值的散布圖! 圖4-1 1854年倫敦霍亂疫情分布圖。圖上每一個紅點代表一個霍亂病例。 資料蒐集方法-一手資料 又稱直接資料 定義:利用各種工具,直接針對研究現象進行觀察、測量、訪談所得的原始紀錄。 方法:野外地理實查,進行定位、度量、採樣、照相、攝影、訪談、問卷調查。 優點:直接的記錄,資料內容較詳細。 缺點:資料量較龐大,其蒐集成本也較高。 資料蒐集方法-二手資料 又稱間接資料。 定義:經過彙整及處理後的資料或是引用他人資料。 方法:資料檢索與文獻回顧,找出相關的資料加以篩選使用。 優點:資料簡明扼要,取得成本亦較小。 缺點:資料的時效性和品質較難掌握。 形式:統計報表、研究報告、地圖、地方誌。 1.文獻資料-圖書館、政府機關、寺廟宗祠、網路。 2.統計資料-縣市圖書館、網路線上查詢。 3.圖像資料-地形圖、航照圖、衛星影像。 資料蒐集方法-二手資料 資料處理分析 地理資料:經由觀察或調查所做的記錄,如文字、數字、圖像等 地理資訊:將地理資料,依據研究目的加以整理、分析。 地理資料 地理資訊 整理 分析 資料與資訊的應用 資料轉換成資訊,過程中常藉助統計分析方法,從大量資料中析取總量、平均數、變化率等量值,來呈現資料的整體特性。 結果常以統計圖呈現,若分析結果兼具不同地區的空間差異,則可以統計地圖來表示。 柱狀圖(長條圖) 以同寬的水平或垂直線條的長短繪出各分組資料數量大小 通常用在繪製不連續的資料或同一現象在不同時間的數量比較 柱形的高低變化,可表現降雨的季節分布 雨量分布:夏雨冬乾 最常見:雨量圖 圓餅圖 以圓形中的各扇形面積大小表示某個現象中不同分組占全體的比例。 呈現的資料應具有整體和分項的組合關係。 各分項百分比加總為 100。 折線圖 以起伏的折線表示兩種數值之間的相互關係。 適用於呈現連續性資料的變化,可看出現象變化趨勢,如人口成長、氣溫變化。 雷達圖 以圖中心向外繪製數條放射線,每條放射線長短代表不同的數量。 呈現不同面向或類別的數量比較。 風花圖 可表示一地的風向、風速、與出現頻率。 同心圓圈代表出現頻率。 箭頭方向表示風的來向 風向 。 箭頭粗細代表風速大小。 補充—三角圖 以等邊三角形的三邊分別表示三種要素,每一底邊又以百分率表示,作平行線與三底邊平行,即可讀出某一點的三種資料特徵。 凡地理現象由三種要素組成,且其總量為100%,皆適用此種圖法。 沙 土壤質地三角圖解圖 此地土壤成分如下: 沙粒:50% 砏粒:20% 黏粒:30% 沙 統計地圖 運用各種符號或幾何圖形,在地圖上呈現象的空間分布特性。 常見有點子圖、線量圖、面量圖、等值線圖。 點子圖 使用點符號表示某種地理現象的單位數量。 點符號數目的多寡顯示該現象在特定空間範圍的總量。 呈現空間分布型態的聚集與分散型態。 線量圖 以線的粗細代表某種地理現象在兩地之間流動量的大小。 顯示兩地之間的交流或互動程度。 面量圖 (區域密度圖) 利用不同顏色或網紋等面符號來表示不同區間或每一區域的數量,區域內部視為均質的單元。 呈現區域間的差異,如全國各鄉鎮的人口密度。 等值線圖 將現象數量化,數值相同各點,連成封閉曲線。 用以表示逐漸改變且連續分布的現象。 ˇ ˇ ˇ ˇ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