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能训练——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训练目标] 1了解空气中灰尘含量状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掌握测定大气中灰尘含量的简易方法。 [训练准备] 1准备好广口瓶、分析天平、酒精灯、50 mL蒸发皿、铁圈、铁架台、载玻片、显微镜等用具。 2准备适量05 mol/L的硫酸铜溶液或75〖WTB3〗%〖WT〗的酒精和凡士林。 技能训练——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训练步骤] 方法一:在载玻片的一面均匀涂抹一层凡士林,把玻片分别放在不同地点,如农田地、公园、工厂区、汽车站及住宅阳台等地。放置24 h后逐一收回,标清地点及暴露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上的粒子,分辨粒子的大小及类别,统计每平方毫米表面上的粒子数。 方法二:把广口瓶放在不同地点距地面3~15 m的地方,在广口瓶中放100~200 mL水,防止落入瓶中的灰尘被风吹走。隔3~4周取下广口瓶,用镊子把杂物取出。称出蒸发皿的重量并记录质量M1。将广口瓶中的水尘一并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至干,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质量M2。按如下格式填写实验记录: 技能训练——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注:方法一中也按上表记录粒子密度和类别。 时间 采样天数 采样地点 M1(g) M2(g) 降尘量(t/km2 月) 月 日 时 至 月 日 时 技能训练——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训练注意事项] 1在方法一中,收集载玻片时,不能相互重叠,也不要使玻片表面与其他物体接触,以免擦掉部分尘土。 2冬天为了防止水结冰,可以加少许酒精。 3夏天为了防止微生物或藻类生长,可以加入2 mL硫酸铜溶液。 技能训练——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训练评价] 方法二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M2-M1)/S?N]×30×104 式中: M为降尘总量 (t/km2 ? 月) M2为降尘量加蒸发皿的质量(g) M1为蒸发皿的质量(g) S为瓶口面积(cm2) N为采样天数 将测得的不同地点的降尘量进行比较,可掌握各地空气的清洁度。 [训练活动建议] 这项训练活动可分成若干小组同时进行,并比较各组测得的数据。 谢谢!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主编 王换成 第一单元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古代自然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模块一 古代自然科学 事实聚焦——世界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人 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人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伟大科学家墨子。 墨子名翟(公元前480~公元前420),曾是制造器具的工匠,后来创立了墨家学派(图 1-1)。 他的门徒很多,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墨子师徒热爱劳动,善做实验,总结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 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是《墨子》,又叫《墨经》,书中不仅涉及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还包含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等多方面的知识。《墨经》是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珍品。 书中记载:墨子将一根有刻度的杠杆横吊起来,一边挂上砝码,另一边挂重物,通过调节砝码的位置和物体的重量发现了杠杆原理。这个发现比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平衡条件早200多年。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古希腊、印度和阿拉伯都产生了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们通过实践、实验等方法,探索了许多自然的奥秘,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一、古希腊的自然科学 古希腊的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曾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但那时自然科学和哲学还没有严格区分,当时的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把哲学和自然科学融为一体,建立了称为自然哲学的学问。当时,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对组成世界的物质的本源持许多不同的观点,相互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中,影响最大的赫拉克利特派认为:万物的本源是火,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火衍生而来的,最后又都复归于火。原子论派的代表德谟克利特等人则主张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很快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因此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用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之际,到了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利用磁性指示方向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典籍中的司南勺,北宋时期,经过人们的创造性实践,发展成为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用硫磺、硝酸钾和木炭制成的火药,早在唐代就有史书记载,到了宋代,火药已用于武器。 我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文明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四大发明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模块二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的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他认为人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