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准确判断物质类别 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 物质分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3. 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和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方法技巧 (1)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在复习时,要注意关键字的理解和记忆、一般中的特殊情况,这是解这类化学题的关键。 (2)此类题有不少是选择题,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筛选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种方法,这样会使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考点二 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3)从能量上看,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过程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并不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2. 识记易混淆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九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①蒸馏 ②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 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①分解 ②电解 ③水解 ④裂解 十九化 ①熔化 ②汽化 ③液化 ④酸化 ⑤升华 ①氢化 ②氧化 ③水化④风化 ⑤碳化 ⑥钝化 ⑦催化 ⑧皂化 ⑨歧化 ⑩卤化 ?硝化 ?酯化 ?裂化 ?油脂的硬化 注意 (1)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方法技巧 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类试题可以用列举法、特例排除法等,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难度中等。近几年高考题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应用结合起来考查,备考时,要注意用教材中的化学反应解释微观粒子之间的变化,以及微观粒子之间作用力的变化。 方法技巧 识记物质的特殊性质,把握其反应原理,是做对此类题目的关键。如:HClO、Na2O2、SO2、活性炭、ClO2漂白或消毒原理的异同,钝化的原理及用途,玻璃仪器的成分及用途,煤的气化、液化原理及用途等,都需要强化记忆。 考点三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胶体知识“10”提醒 (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 (2)胶体的物理性质:a.丁达尔效应;b.电泳现象;c.介稳性;d.布朗运动;e.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 (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4)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5)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6)胶体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反映了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 (7)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 (8)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9)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如盐酸

文档评论(0)

ojd47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