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活用为动词十二条规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活用为动词十二条规律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二条规律 古汉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不过,只要掌握了活用的规律,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 下面我就集中谈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二条规律。这十二条规律中,大部分与前辈和同仁们的研究成果相同,其余的都是自己学习的心得。因此,相同的略简,其余的就较为详细了。 第一条 副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鸿门宴》:“项增数目项王” ……(“目”活用为“用眼看”。) 《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少年”活用为“是青壮年”。)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活用为“并列排着”,引申为“瞧得起”。) 第二条 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宜业其家……”(“业”活用为动词“继承家业”。) 《种树郭橐驼传》:“甚善,名我故当。”(“名”活用为“取名”。) 《冉氏烹狗记》(2007年辽宁卷):“烛之则狗也……”(“烛”活用为“照”)。 第三条“而”前或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宴”活用为动词“吃饭”。)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视之。”(“衣冠”活用为“穿着衣戴着帽”。) 《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活用为“做伴侣”,“友”活用为“当朋友”;其实在句子中都是活用为动词后的意动用法。) 第四条 介词结构前或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前的“舍”活用为“筑庐定居”。) 《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前的“樵”活用为“砍柴”。) 《聊斋志异·郭生》(2007年广东卷):“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德”在介结“以是”后,活用为动词“感激”。) 《晋书·周访传》(2008年广东卷):“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妻”在介结“以女”后,活用为动词“嫁给。”) 第五条 能愿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活用为“游泳。”)。 《游褒禅山记》:“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活用为“说清楚”。)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活用为“用刀杀。”) 第六条 两个名词并列,不是偏正或联合关系时,前一个活用为动词。如: 《鸿门宴》:“沛公军霸上……”(“军”活用为动词“驻军。”“霸上”是地名,与“军”并列,没有偏正或联合关系,因此,“军”活用为动词。有人说,“军”后省略了介词“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个名词并列,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语法现象,而不是省略句式。); 《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活用为“登记”。) 《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活用为“攻下”。) 第七条 “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活用为“捕捉。”)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馆”活用为“居住。”) 第八条 在复句中,名词独立成为一个分句时,活用为动词。如: 《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权”,名词,秤锤,独立成句,活用为“用称称量”。) 第九条 时间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阿房宫赋》:“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弦”活用为动词“弹琴”。) 《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表时间,“起初,最初”义,所以其后“舍”活用为“筑庐定居”。) 《种树郭橐驼传》:“早实以蕃……”(“早”表时间,其后的“实”活用为“结果实”。) 《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先”表时间,“表”活用为动词“做标记”。) 《采草药》:“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两个“花”字都活用为“开花”。) 《谏逐客书》:“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光”活用为“发光”。)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弦”活用为“弹琴”。) 2007年海南、宁夏试卷:“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活用为“筑城墙”。) 成语中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春华秋实”(“华”活用为“开花”,“实”活用为“结果实”。“华”和“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又如“晨钟暮鼓”(“钟”活用为“敲钟”,“鼓”活用为“击鼓”。)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合成词,也有这种活用的现象。如“初花、初婚、初霜、初雪”等。 有的中草药的名字也有这种现象,如“冬虫夏草”。 第十条 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与动词相对应的那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文档评论(0)

feng1960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