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需要物质还是精神鼓励.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需要物质还是精神鼓励

正方:中学生需要父母的精神鼓励 反方:中学生需要父母的物质鼓励 物质鼓励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吗?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 最近我总是睡不好觉,吃饭也没胃口,也不能静下心来工作,满脑子都是我儿子的学习问题。我儿子王志今年14岁,已上初三了,可每天还是不紧不慢的,一点紧迫感也没有,马上就要中考了,真是急死人了。 上小学时王志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就是有点懒,让他学习有点不太情愿,慢吞吞的,平常我和他爸爸也就是多重复几遍或喊两嗓子。我们很少打骂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用鼓励的方式教育他。比如他不愿意背英语单词,我就用代币法鼓励他,就是每天背会十个英语单词就给他一个有我签名的纸币,积攒到十个纸币可以去吃一次麦当劳或者肯德鸡,也可以换等同价格的其他物品。还有,如果他不愿意去课外辅导班,我就答应给他买他喜欢的衣服或玩具,每次通过物质上的鼓励,孩子都能比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用这种方式,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学习上我们也没操太多的心。 到了中学后,不知为什么这些方法一下子不灵了,孩子的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我们也和他沟通过,每次问他有奖励为什么还不愿学习,他都说没兴趣,学不进去,不知道为什么。 而且学会了攀比。有一次,他回来说同学们都穿奈克牌的运动鞋,他也想要,尽管我们的经济并不是很拮据,但我也不想让他养成攀比的坏习惯,但后来又想到别的同学都穿也不能让人家笑话他,加上也许可以通过买鞋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就跟他说如果月考每科成绩能平均提高10分就给他买。尽管他很不情愿,但看到我们很坚持他也就同意了,结果月考成绩没有达到要求,平均只提高4分,我和他爸爸都很生气。孩子最近说话总是不算数,每次都是答应了却不做。我们决定不给他买运动鞋,但他死缠着我们,说进步了就应该给买,还说买鞋不应该和学习掺合在一起,并且威胁我们说不买鞋就不上学,结果把我们弄得很无奈,也只好给他买了。 这不马上要中考了,为了能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给了他很大的许诺,答应只要他努力学习,考上好的高中就带他出国去玩,或者从头到脚都给他换成名牌的。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挺有劲的,没超过三天就又是老样子了。 每天,为了让孩子学习我们绞尽了脑汁,现在,我们不给他零花钱,想让他通过写作业赚取零花钱,每做对一道题给一块钱,全部完成作业每天额外奖励五元,你猜怎么着,他宁可憋着不花钱,也不愿写作业,而且好像跟我们越来越疏远了。 原本希望通过物质鼓励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成绩搞上去,哪曾想不仅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弄得大家很不愉快。最近王志又添了新毛病,无论让他干什么都跟我们讲条件,让他帮着收拾碗筷,他问给多少钱?让他扫地也问给什么奖励?不给钱就不干,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赚钱会让我们成人工作更有劲头,对孩子为什么不起作用呢? 第二节课: 实案分析: 首先,理解王志母亲的良苦用心,教育孩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很多方法,物质鼓励也许是她无可奈何地选择。 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是令家长最头痛的事儿,也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让孩子抓紧时间拼命学习成了家长们的“必修课”,如今孩子们几乎不吃打骂这类的“硬手段”,所以很多父母避重就轻,学着运用“软着陆”,其中运用得最多的就是“糖衣炮弹”——物质奖励。 一、物质鼓励让孩子感到爱是交易 爱是无条件的,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尽管我们很难做到,但我们要尽可能将爱和孩子的表现分开;爱孩子只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是爱孩子的存在本身,而不是他长什么样子,是否有出息,是否学习好,从这个观点出发,爱是无条件。 王志的妈妈很难想到,物质鼓励竟然会伤了孩子的心。 也许孩子的话最有说服力,能让父母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王志对我说,从小到大,无论我从他们(指父母)要什么,他们都要和我讲条件,都要和学习挂钩。明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心里挺高兴的,但是听到他们说你要听话啊,你要好好学习啊,要不下次不给你买了时,心里一下子变得很不是滋味,又说不出来,别提多难受了,就好像我生下来就是为了和他们做交易的。说这番话的时候,王志低着头,语调冷冷的带着一丝怨恨,而且他没有用父母做称呼,足以看出孩子的失望和不满。 二、中学生更注重精神“鼓励” 青春期也是孩子精神的成长期,孩子们已从注重物质需要转移到注重精神需要,就像一棵树,如果我们只是不断地给它施肥浇水而不给他充足的阳光,这棵树也会枯萎而死。 青春期的孩子在寻找自我和独立性的时候,也在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尽管物质对他们有着很大的诱惑,比如有时需要名牌来装饰自己的虚荣心,但他们更需要认可、欣赏和精神鼓励。父母的赏识和精神的鼓励是孩子心灵的动力,就像永不枯竭的源泉,让孩子有了信心、信念和价值,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和值得爱的。 物质鼓励让王志觉得自己还像是没有长大的小孩子,

文档评论(0)

ojd47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