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话实说——爱我们的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问题导学式课堂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中生
2、学科:化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①阅读教材水体污染的危害、改善水质的过程和方法。
②百度搜索“水资源对地球生物的重要性”、“我国水污染现状”“水污染”、“缺水”“赤潮”等课堂上进行交流。
(调查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讨论改善水质的过程和方法。百度搜索“节水措施”。
5、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科书选修内容《化学与生活》第四章第二节: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这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本身已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再通过预先布置他们预习、查阅水资源的有关资料,并模拟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的形式授课,旨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乐于就化学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和作出判断,并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意见。本设计意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力求使课堂内容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缺水问题现状及水污染的现状,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了解改善水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资源。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有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说明水体污染的危害。通过将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学科联系的整合思想和科研意识与方法,及使用相关资料与器材、提高实践与操作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人类应肩负起爱护水资源、保护地球的环境的重任。培养学生依靠科学的力量自觉、、科学、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重点:1.导致水体污染的危害。2.改善水质的方法。
难点:合理使用水资源的观念;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学前利用百度搜索“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水污染”、“水污染现状”“水净化方法”等相关教学资源(百度图片、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视频),结合本课内容,确定了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与多媒体,拓展教学空间,图、文、声并茂,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做主持人,确定三位同学为嘉宾,提前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课堂上为其他同学讲解。
2、教具:铁架台及圆型铁框夹、长型漏斗,烧杯、圆形滤纸、河水水样、明矾粉末、漂白粉溶液、玻璃棒等。
3、环境准备:已联入互联网电脑一台、投影仪、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讲解、探究、交流讨论、分组实验、活动指导等。
教学过程
?“爱护水资源”实话实说现场
主持人:大家好!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怎样爱护水资源的话题,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用水量平均每15年递增一倍,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3位嘉宾与大家一起讨论水资源的状况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请看大屏幕,这是两幅与水有关的标志,请问第一位嘉宾,你能分别说出它是什么标志及其代表意义吗?
嘉宾A:第一幅是“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图片。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仅为105万亿m3。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其中我国的形势也很严重,从图片可以看出。
左下角是由康永平设计的“国家节水”标志,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 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第二幅是2013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图片,其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
主持人:请第二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每届的“世界水日”的主题。
嘉宾B:历年“世界水日”主题如下(投影):
1995年的主题是:“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的主题是:“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的主题是:“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的主题是:“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 — 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的主题是:“我们(人类)永远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