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编 古代诗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第三编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第1节 考点全面分解
第一讲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 课时 总序 第 个教案 课型:第一轮复习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考查的感受古代诗文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对古代诗文的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诗眼”
2、推究“炼字”
3、、赏析关键句
4、、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诗歌语言风格的品味。 【教具准备】练习资料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透过诗眼把握诗魂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读:
诗眼可以是整首诗某一句中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的那个字,也可以是传神的动词,富有情韵形容词,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一在众多的词类中,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因而成为诗人锻炼诗眼的重要对象 。
练习一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5)
(1)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洛宾王《咏蝉》)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三在词类中,有一类词从语法上讲是不能用来修饰这个事物的,但是诗人偏偏用它描述该事物。这类词也往往是诗人设置诗眼的重要对象 。
练习三
(1)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二、课堂探究导学:
(一)、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具体阐释:
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
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二)、诗眼的作用 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体味诗眼的艺术表现力,要遵循诗歌的赏析规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诗眼的最终指向是诗歌的意境,我们可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结构,全诗的思想感情与形象,句式活用,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体察诗眼的作用。
仍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从字的活用看,该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能让人联想到“随着春风吹拂,江南百草渐生,以致绿成一片”的动态景象,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从前三句的笔调看,非常轻快,最后一句却意思陡转,非常矛盾,但我们只要结合诗人的经历,联系该诗的创作背景,就不难体会到诗人矛盾的心理,把握到“绿”字中潜藏的喜悦与彷徨;从表现手法看,这个字明显是情景交融的核心,把眼前之景与作者心中之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再能联系“绿草”在古诗中与“思归”的关系,如“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等,对绿字的丰富的表达力就能理解得更深刻了。
当然,诗眼的辨析并非要面面俱到,只要我们能选取一二个角度去深入剖析就行了。
题例:
1、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