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医师中药详细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06-11 21:20:09| 原创空间 |??标签:学习?? |字号大中小?订阅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道地药材产地】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内蒙的黄芪,甘草;江苏的薄荷; 广东的陈皮,砂仁;广西的肉桂;云南的三七,茯苓;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辛微苦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风寒感冒(外感风 寒表实证, 发汗解表之要药);咳嗽气喘(为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要药);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风寒感冒(外感风寒不论表虚 表实,阳虚受寒均可);寒凝血滞诸痛证(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证;心悸、胸痹。孕妇或月经多慎用。 紫苏:辛温—肺脾—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鱼蟹中毒。不宜久煎。 生姜:辛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生半夏生南星毒鱼蟹毒,相畏。 香薷:辛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风寒感冒(阴暑);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夏月解表之麻黄”《本草纲目》)解表不宜久煎。 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外感表证(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平和之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表证;吐衄下血。不宜久煎 。 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外感表证;风疹瘙痒(尤以风邪所致瘾疹瘙痒常用);风湿痹痛;破伤风证。“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升清燥湿之性,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之泄泻。 羌活:辛苦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感冒;风寒湿痹(入太阳经,除头项肩背肢节疼痛,治上半身风寒湿痹最好)。辛香温燥之性烈,用量过多,易吐。 白芷:辛温—肺胃大肠—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燥湿止带,止痒,温升清阳—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寒湿带下;鼻渊;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 。 细辛:解表散寒,袪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煎服1~3g;散剂0.5~1g,反藜芦。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寒湿痹 L2IG)oXU 。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祛风湿,止痛—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煎服3~9g,过量易中毒。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风寒感冒;鼻塞,鼻渊—有毛,包煎。 【发散风热药】 薄荷:辛凉—肝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化湿和中(芳香)—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善于疏散上焦风热);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后下 。 牛蒡子:辛苦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解毒消肿—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升散之中具有请降之性);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痈疮肿毒丹毒,痄腮喉痹 蝉蜕:甘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镇惊安神—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喑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小儿夜啼。 桑叶:苦甘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平抑肝阳,凉血止血—风热感冒,温病 初起;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肝阳上亢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出血证(咳、吐、衄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目赤昏花;疮痈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热感冒,头晕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风湿痹痛 。 柴胡:苦辛微寒—肝胆—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退热截疟—表证发热, 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疟疾寒热,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截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气机上逆,慎用,忌用。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中气虚弱,脏器脱垂 ,崩漏下血 。 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温热气分实热证(清泻肺胃实热证之要药);祛暑;肺热咳喘证;胃火牙痛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