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当代一部分的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一部分的名词解释
1.田 汉(1889~1968),原名田寿昌。现代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代表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
陈白尘(1908~1994),原陈增鸿、陈征鸿。讽刺喜剧和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代表剧作有《征婚》、《恭喜发财》、《魔窟》、《乱世男女》、《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岁寒图》等讽刺喜剧;《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历史剧。
2.《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呐喊》中,鲁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映。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不仅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也代表了新文学发展的方向。
3.《彷徨》 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 11篇。在《彷徨》里,鲁迅继续对农民的不幸遭遇、妇女的悲惨地位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前途给予了深沉的关注,对封建传统尤其是封建思想意识进行了更为透彻的揭露和批判,同样塑造了一批永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与《呐喊》相比,《彷徨》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4.《南行记》 小说家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初版于1935年,收作品8篇。解放后出版的《南行记》增至31篇。内容大都是作者漂泊于我国西南边陲和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见闻。把西南边境的绮丽风光和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和斗争首次带到文学作品中来。其创作的基本特色是:朴实的风格,奇异的情调,带有浓郁地方传奇色彩,有一种野性的气愤,人物性格鲜明,独具风采。在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生活实感的基础上揉进了浓郁浪漫主义色彩,有很强的抒情性。整个作品洋溢着明朗乐观的精神。有内在的思想力量。其中的《山峡中》、《人生哲学的一课》等篇最具代表性。
5.《荷花淀》(小说集) 短篇小说、散文合集。孙犁著,1947年4月由香港海洋书屋出版。内收小说4篇,散文2篇,依次为:《荷花淀》、《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散文)、《村落战》、《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散文)、《山里的春天》、《麦收》。其中的小说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因而人们把他这一派称为“荷花淀派”。他在这本集子里继续保持着小说散文化的趋势,而且写得更加空灵与轻巧;对于细节与对话的描写也更入微和传神,尤其是对各种各样女性的刻画,显示出了作家对生活细致精心的观察。作品积极、乐观、向上、风格优美流转。
6.《野草》 现代散文诗开先河之作。23篇,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墓志铭》等广为人知的篇章。《野草》的情感内涵主要通过是的意象与气质表现出来。大量运用象征、梦境和幻觉自然联系,语言具有是一样的跳跃性的音乐感。《野草》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表达了作者面对重重困惑坚持探索前行的顽强意志,以及渴求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的迫切心情。
7.《死水》 是闻一多最重要的代表性诗集,其中的诗篇创作于1925年6月留美回国后到1927年之间的两年时间中,是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产物。诗人在美留学8年,饱尝了天涯羁旅的孤苦和身为“弱小国民”的耻辱。他怀着极大的愤慨和热切的富国强民愿望,回到了日思夜梦想的祖国。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黑暗腐朽的“死水”般的社会,一个内忧外患,四海萧条的国度。诗歌幻想中的瑰梦彻底破灭了,他那敏感的心弦发出强烈的震撼。《发现》、《荒村》、《大鼓师》等篇,均是这一心境的具体体现。与前期发表的《红烛》相比,《死水》消退了那种青年式的单纯透明的色彩,更加贴近丑恶的现实,更深沉厚重,艺术上更为成熟。其中的大多数篇章结构整饬,韵律和行数、字数都经过精心设计,一般以7字一行为主,2行或4行一节,有时巧妙运用长短相间的手法,既整齐雅洁,又错落有秩。诗中运用大量精巧的叠句、叠字,压韵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使节奏鲜明、生动、不富有弹性。《死水》显示出较高的诗歌语言技巧,对现代格律诗的创作具有一种开创作用。 8.《三个叛逆的女性》 1926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一书出版。这三个剧本塑造了三个大胆叛逆的女性形象,以炽热的革命热情歌颂了妇女的觉醒和斗争,猛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制度,强烈体现出反封建压迫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革命精神。在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