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届重庆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13.10).docVIP

语文卷·201届重庆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13.10).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卷·201届重庆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013.10)

重庆八中高2014级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2.答第1至6题、8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滂沱(pāng) 正 zhèng 月 煞 shà 风景 谆 zūn 谆教诲 B.闷热 mēn 生肖 xiào 办事处 chǔ 莘莘 shēn 学子 C.别 biè 扭 抹 mā 布 涎 xián 着脸 装模(mú)作样 D.嗜 shì 好 晕 yùn 车 唱主角 jué 间 jiàn 不容发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震聋发聩 一愁莫展 相形见拙 欢度春节 B.始作俑者 提心掉胆 洪福齐天 开源节流 C.闲情逸志 纰漏百出 山青水秀 各行其是 D.真知卓见 惹事生非 世外桃源 运筹帷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出差途中竟然与失去联系三十多年的老同学。看到彼此都已经渐生华发,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幼时所习诵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3分) ②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4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文档评论(0)

nbc15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