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邮件为什么没有被颠覆
电子邮件为什么没有被颠覆?
越来越多的人对电子邮件不满,但是电子邮件依然是互联网历史中生命力最强的产品用之一。文|董晓常智能手机已经占领了我们的生活,全球几十亿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在各种流行的App间分配自己的时间。但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中,下载量最高的并非那些引领潮流的App,而是一个老家伙——电子邮件。5月15日,Google副总裁Sundar Pichai在Google+上宣布,Gmail成为Android平台安装量最高的应用,突破了10亿安装量。值得注意的是,Gmail的10亿安装量仅仅统计了Google Play上的数据 不包含第三方渠道 ,而且每个账号、每台设备只统计一次。虽然缺少iOS平台的统计数据,但Gmail的这一数据又一次挑战了那个传统的预言——电子邮件将会消失。1971年10月,Ray Tomlinson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自那以后,电子邮件逐渐成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但电子邮件的诸多问题也引发了很多不满,众多公司试图挑战和颠覆电子邮件。2010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便表示,电子邮件过于麻烦、笨重,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将慢慢消亡。Google甚至也曾经推出Google Wave,其目标便是取代电子邮件。不过,电子邮件强大的生命力显然超出了这些挑战者的想象,用户可以热衷于Facebook、微信和Twitter 33.77, 3.26, 10.69% 这样的新沟通平台,但他们从来也没有抛弃过电子邮件。开放性 作为一款产品,电子邮件拥有无可匹敌的开放性——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给另外一个人发邮件,产生联系。在互联网的信息沟通产品中,这种开放性是很少见的,即使Facebook和微信这种用户规模的产品也无法做到相互沟通。这种开放性得益于互联网初期的一些非商业因素,而对于后来的产品来说这种开放性是不可复制的。职场 2010年,comScore报告显示,当年美国青少年的电子邮件使用时间减少了59%,这也是扎克伯格认为电子邮件会消亡的原因。但职场会把年轻人推入邮件的世界——职场涉及到不同年龄的人,往往主导人群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和职场的紧密结合让电子邮件比其他通信工具有了更多的“合法性”。这也是微信和Twitter这样的产品很难突破的。替代品 虽然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抱怨电子邮件,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试图去解决用户的抱怨,推出电子邮件的替代品。但实际上电子邮件从来没有一个完全的替代品,那些所谓的颠覆者仅仅是改进了某些细节上的体验,并没有在电子邮件最根本的功能上有颠覆性的改变。此外,电子邮件积累的个人数据也是后来者无法转移和替代的。从功能上来看,电子邮件可能是最同质化的互联网产品之一,所有的电子邮件品牌都按照同一个模式在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邮件不需要创新,Gmail的成功就得益于其最初几年推出的一系列重要的创新。2004年4月1日,Gmail发布的第一天就为用户免费提供了1G的容量。对于当时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容量——Hotmail当时只提供2M的免费空间。这使得用户不再需要删除邮件以节省空间,而且Google还提供了很好的邮件搜索功能。随着其他电子邮件品牌的跟进,大容量和搜索这样的功能也已经成为电子邮件的常态,电子邮件又一次陷入了同质化。这并不意味着电子邮件已经无法有重大的创新了,邮件的使用效率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似乎没有任何很好的解决方案。直到去年,Gmail才推出了标签栏的分类功能,这仅仅是一个粗放的效率解决方案。作为一款信息沟通的数据产品,电子邮件的问题并不在于其开放性和沟通架构,而是其效率和数据分析。这才是初创公司需要集中精力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去颠覆电子邮件。在商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颠覆和革命,解决真正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商业就是这样。董晓常是本刊快公司主编。这个栏目已经持续3年,是《第一财经周刊》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周刊越來越多的人對電子郵件不滿,但是電子郵件依然是互聯網歷史中生命力最強的產品用之一。文|董曉常智能手機已經占領瞭我們的生活,全球幾十億的智能手機用戶每天都在各種流行的App間分配自己的時間。但在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中,下載量最高的並非那些引領潮流的App,而是一個老傢夥——電子郵件。5月15日,Google副總裁Sundar Pichai在Google+上宣佈,Gmail成為Android平臺安裝量最高的應用,突破瞭10億安裝量。值得註意的是,Gmail的10億安裝量僅僅統計瞭Google Play上的數據 不包含第三方渠道 ,而且每個賬號、每臺設備隻統計一次。雖然缺少iOS平臺的統計數據,但Gmail的這一數據又一次挑戰瞭那個傳統的預言——電子郵件將會消失。1971年10月,Ray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