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设问题情景激探究欲望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摘要:探究教学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活动,它依赖于寓含问题的情景的合理创设,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基于问题,最终探究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本文着重于介绍创设探究型、科技型、生活型、创造型、活动型等问题情景,谈谈如何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顺利地开展探究教学。
关键词:探究教学 问题情景 创设 激发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不是由老师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并获得结论。无疑,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能力、发挥个性特长、启迪创造发明、全面提高素质等方面要明显优于“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物理教学的任务是:不仅使学生学到相应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求实的品质、创新的思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大力推行探究教学,正是让学生以基于物理事件或物理问题的探究活动,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提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证实假设,得到规律。
二、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指以真实的物理事件或物理问题,引发学生探究事件或问题的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创设物理问题情景的本质在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去。
创造思维训练中强调创造思维训练的十个步骤:一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二是独立思考,集体研讨;三是拓展信息,分层激励;四是奇思妙想,精选评议;五是再设情景,再提问题;六是再次思考,再次研讨;七是再拓信息,再施激励;八是再择奇妙,再举评议;九是最后小结,上升原理;十是动手动脑,课后练习。由此可以看出创设情景的重要,而创设问题情景是其中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情景是产生思维基础,也是思维的最终目的。以问题情景为基础,引发学生提出课题,完成探究,便使教学内容和师生思维活动进程成了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把学生的“思维之锚”固定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使学生主动理解知识、习得能力、建构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景的策略和实践
1、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
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由教师创设一个物理真实情景,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的、循序渐进的探究性问题,或诱发个别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引起大家关注,并加以利用,引发学生进行探究。这些问题情景,可以引发出实验方案的改进设计或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探究。
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精选基本教材创设探究情,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区别;动脑与动手的人为分离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是经由探究过程而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如呈现情景: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在大海中航行(投影)。设疑点拨:海水对这艘满载的货轮的浮力有多大?显然用前面所学称重法是无法解决的。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这就需要研究和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即把解决轮船所受浮力大小的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或假设
-F拉)测不同情况下的浮力,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5)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分别得出结论: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无关;
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无关;
c.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6)交流与评价
每个小组轮流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经过认定后,汇总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以分析木球从水底浮至水面的过程中浮力大小的变化。
(7)再创情景,再次设问,
教师给出一个不规则的石块,系上细线后让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设问:这个石块现在所受的浮力具体有多大呢?
我们已探究出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有关,那么三者有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呢?引导学生用弹簧秤吊着体积不同的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杯里,用空杯盛接从溢杯里被金属排出的水,观察金属块渐入水中直至浸没时弹簧秤读数及空杯中水量的变化。让学生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浮力大——排开水多;浮力小——排开水少。教师接着提出问题:浮力大小和排开的水的多少是否有必然联系?从而引导学生用实验去进一步探究物体排开液重和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亲手用弹簧秤测得被物体排开的水重后,惊奇地发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竟和排开的水重正好相等,从而探究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