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古诗欣赏表达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 表达技巧 1 抒情手法 2 描写手法 3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 1、衬托:正衬 / 反衬 2、反衬:以动衬静 以乐景衬哀情 3、对比 4、渲染 列锦(几个名词并列) 5、虚实结合 6、白描(用简朴的语言描写) 7、细节描写(心理、动作、肖像、语言描写) 8、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触觉;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对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叠词的运用)) 1、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歌动静结合的手法。 【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 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2、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加强艺术效果。 例: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贾岛《暮过山村》 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 4、对比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2)对比。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答“反衬”,分析有理也可。) 5、细节描写(心理、动作、肖像、语言描写)    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6、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象征手法  3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4 用典(引用故事或诗句) 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明确:A借景抒情。B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 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台 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问题:此诗如何借古讽今的?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 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怀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3.托物言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试简要分析诗中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4. 借物抒情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