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僚文化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书目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刘泽华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刘泽华著:《王权思想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周良霄著:《皇帝与皇权》(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第2版。 官僚文化 一、中国历代职官制度演变的特点 二、古代官制文化的主要特色 三、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四、清官文化 相关知识链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思想核心》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天人统一” 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在传统文化“天人统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 “天人统一” 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天人统一” 有人也许会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岂不也是想战胜大自然吗?这话不对。“人定胜天”的“天”不是指大自然,而是前面说过的“天”的另一种含义,就是“上帝”或“天命”的意思。“人定胜天”就是不怕“上帝”、不信“天命”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当然是积极的。 “天人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 其一就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定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 官僚文化 一、中国历代职官制度演变的特点 以君主为核心的尊君意识特别突出 官制象天的思想,是历代建立官制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影响 二、古代官制文化的主要特色 中央集权问题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四个方面: 以宰相制度的演变为标志的中央集权的强化 军事机构及职官的设立是贯穿历代官制的一条主线 宦官制度是集权政治的产物 皇室管理系统的建制,是尊皇室意识的彰显 2、为实现权力制衡而设监察机构 3、在完整的组织形式之外,古代职官制度也规定了包括官品、禄秩、爵位等在内的严密的官阶体系,反映出官本位的思想特色。 “官本位”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唯上是从就是这种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就是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的具体行为。 “官本位” “官本位”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经济学专用名词——“金本位”而被广泛应用。 “金本位”指的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即是以黄金为单一价值尺度去衡量其它商品价值。 “官本位”把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纵观历史和现实,“官本位”这一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形成的术语,其现实内涵远比字面意思丰富。 一是官员特权制度 其一,官员的特权制度,造成了特殊的利益导向。 我国官员特权制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官员的特权就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包括宫城与官府建筑、秩禄与田产分配、定罪与量刑袒护、衣食与住行礼规、宫职与爵位世袭等。首先表现为“为官则富”。这种劳动价值量的差异,必然诱使平民千方百计地人仕。同时,官员的上下级之间的秩禄相差悬殊,从诸侯国君到下士,相差320倍,平均相差64倍。上下级之间的这种悬殊差异,进一步驱使各级官员为晋职升爵而终生拼搏。 一是官员特权制度 其次,官员不仅要富,而且要贵。表现之一,即法律袒护。 周制,为各级官员制定了法律袒护制度,共“八辟”:议亲之辟、议故之辟、议贤之辟、议能之辟、议功之辟,议贵之辟,议勤之辟,议宾之辟。辟者,法也。凡是与官员相关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之列,都可以宽恕和赦免。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源渊。西周官吏的特权制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