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下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概论.doc

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下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5.1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2014年8月4日,斯坦福大学一研发团队对外发布消息,其研发的新型锂电池的电量可供纯电动汽车一次跑480公里,引发外界对该项目的浓厚兴趣。读图,回答1-2题。 1.与北美红杉类似的树种,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分布在 A.澳大利亚中部 B.中国东北部 C.法国南部 D.印度西部 2.若该类纯电动汽车大量普及使用可能产生最直接影响是 A.导致全球油价大幅度下降 B.使锂矿价格持续上涨 C.使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扭转 D.使城市大气质量改善 下图为2014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高的城市是 A.武汉 B.西安 C.重庆 D.成都 4.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众多 ②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③交通通达度高 ④经济水平高 ⑤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5-6题。 5.该地的植被特点 A.有滴水叶尖 B.为高草草原 C.植被稀疏 D.树木茂密矮小、叶面有腊质 6.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其原因是 A.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B.气候湿热,水汽多 C.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D.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7-8题。 7.上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 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B.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8.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 植物 a b c d 根深 1米 1.2 3.6 4.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B.b植物在G区可能长势不太好 C.c植物在F区生长茂盛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岩层从新到老的排列顺序是 A.T1 T2 T3 B.T3 T1 T2 C.T1 T3 T2 D.T3 T2 T1 10.甲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下陷 B.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 C.向斜形成的谷地 D.流水的侵蚀作用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读图回答第11题。 11.冬至日北京时间下午2:4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墨西哥高原 B.安第斯山脉 C.印度半岛 D.东非高原 12.下表是2014年6月某银行存款利率表。若王某于2014年6月1日将1万元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存于该银行一年,并自动转存。为计算方便,一月按30天计算,一年按360天计算,其他条件不变,王某于2015年9月1日在该银行取钱时,应得利息收入约为 项目 年利率% 活期 0.35 三个月 2.85 3.05 3.25 3.75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26.《管子·轻重乙篇》:“桓公问于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桓公曰:‘然则衡数不可调耶?’管子对曰:‘不可调。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二,高下不二则万物不可得而使用。’”(【注】衡:市场供求均衡价格)下列关于管子的经济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衡“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这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