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新人教版).docVIP

2009届高考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新人教版)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作家Gordier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说明Gordier反对英国( )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2.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5.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6.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该暴行发生(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7.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商人约翰打算到中国上海淘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他可以从英国乘飞机到上海 B. 他可以通过英国领事处理与中国人之间的纠纷 C. 他可以在上海永久性地居住 D. 他可以在上海租赁房屋并开设经营西餐的餐馆 8.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 A.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 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进展 C.京师大学堂已经开设哪些科目 D.同盟国会员在日本的活动 9.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鞘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百日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11.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邱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邱逢甲这首诗创作于1896年 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文档评论(0)

drj7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