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一语文《小雅 采薇》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诗歌中运用重章叠唱等手法的作用。
3、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
4、理解故乡之思的深刻文化内涵,以此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
2、分析各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分析诗中赋、比、兴、重章叠唱等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艺术效果。
四、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1.字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来(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 喧嚣( xiā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肴馔(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归聘( pìn )四牡( mǔ )骙骙(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载渴载饥( zài )整饬( chì )
2.字形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二)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都有融于自己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乡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为什么呢?让我们到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去体会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理清情节,把握内容
1.诵读和翻译
(1)听朗诵带,注意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其他同学给出意见,教师给予点评。
(3)根据诗下面的注释和自己的理解,翻译这首诗。教师加以指正和补充。
参考译文:(课件展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2.脉络梳理
(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戍边之歌。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分为六章,每章八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2)这首诗主要是分为几个层次来叙述的?
明确: 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表现思归之情;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劳;第三部分即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
小结:全诗以“采薇”开篇,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结束,首尾照应,突出地表现了戍卒所遭受的身心痛苦,笔端始终萦绕着浓重的悲怨情调。
(四)分析鉴赏
1.第一部分(前三章):思乡之情。
(1)集体朗读前三章,并思考:第一章中,戍卒为何会“忧心烈烈”?
点拨:士兵们为抵抗外族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从而产生了悲伤、厌战情绪。朱熹曾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期而还”,可知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以二年为限。可是诗中戍卒的服役看上去却没有期限,归家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的强烈思念。
(2)这些戍卒为什么“靡室靡家”,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
明确:①“玁狁之故”。为了抵抗外族入侵。
②“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因为驻守的地方不安定。
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因为征役没有休止。
(3)分析这一部分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明确: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采薇”即采集野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浙江高考生物b试题b评析及b2010b年备考策略.ppt
- 2009年浙江考有机试题分析及2010年备考复习建议苍南中学.ppt
- 2010 年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综合知识试卷(专业技术岗)参考答案及解析.doc
- 2010-2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端午日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 苏教版.ppt
- 2010年大连国语学院招生简章.doc
- 2010年广东考物理备考策略浅谈.ppt
- 2010年江西上半年省直事业单位试题(专业技术岗)真题解析.doc
- 2010年山东第四十一批审定品种介绍.doc
- 2010年山西可视同国家级医学杂志目录.doc
- 2010年下半江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岗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