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采薇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VIP

高中语文 采薇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诗的思想内容。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 3、学习《诗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字词点击  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 zài 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 gǔ :没有止尽。  不来 lài :无人慰问。雨 yù 雪:下雪。  彼路 lù :路,通辂。  骙骙 kuí :马强壮的样子。  所腓 féi :隐蔽,掩护。  象弭 mǐ 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翻译诗歌,疏通词句 。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路边何花争娇艳?常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戍卒将士长年在外,一年又一年,他们顾不上家室,甚至连一封家书都不能带到家,这是为何呢? 猃狁入侵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戍期未定,又有谁替他们带回家,“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周家军队军威盛大,纪律严正,卒伍精强,日日加强戒备。 这三章表达的情感层层递进。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流露出怨嗟之情。 心亦忧止。忧心烈烈——感情波澜更大,痛苦更为强烈。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虽说为王事而奔走,义不容辞,但久而不归,痛苦更甚。 四、五两章追述从军作战的紧张战斗生活。 四牡业业:以驾车马匹的高大,烘托士卒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写军容之盛和军械的精良。 4、5两章在描写车马服饰和武器装备时,流露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两章写军士军威及军械精良的同时,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如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 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不是这样呢?为什么? 课堂小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护和平的。 高考诗歌鉴赏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天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⑴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 (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 (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 (拂去尘埃) ⑵ 清冷、幽静 ⑶ “为拂绿琴埃”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 愈近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