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复习详细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选修三复习 一、选择题(单选) 1.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的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的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3.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将一个受精卵分割成许许多多个胚胎 B.胚胎移植以防环境因素的干扰,卵子、精子完成受精后要立即移入母体子宫 C.卵母细胞采集前,要用性激素处理母体 D.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这是精卵发生上的重要区别 6.有关配子发生和受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雌、雄原核的融合是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B.顶体反应和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人卵的两道屏障 C.精子的形成是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又变形而形成的 D.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成熟卵子后进行排卵 .通过细胞杂交,要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哪些步骤 ( ) A.分离原生质诱导原生质融合一组织培养方法一得到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一原生质融合一杂种植株 C.获取细胞一原生质融合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 D.获得细胞一原生质直接融合一组织培养一杂种植株.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于90年代成功地把固氮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分子中属于 A.转基因技术 B.分子杂交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1.与创造“番茄一马铃薯”杂交植物有关的生物技术是 ( ) ①转基因技术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植物组织培养 ④细胞融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在胚胎移植时,所取胚胎大多在囊胚期以前,其原因是 ( ) A.这时胚胎细胞数目少,便于操作 B.这时细胞尚未出现分化 C.囊胚时营养物质最丰富 D.这时具有囊胚腔,成活率高 1.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1.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在基础生物学、畜牧学和医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列关于其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 B.可用于培育人造组织器官 C.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D.可利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A.细胞融合 B体外受精 C.胚胎移植 D.胚胎分割.对生态农业的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 B.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 C.实现“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生产模式 D.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 .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符合的原则是 ( )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使产出和输入的物质达到平衡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