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一)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一时性或持久性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和各型心脏病。它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组疾病。世界大多数国家前三位的死因构成都是心、脑血管病。在我国,从1957年~1966年的40年中,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增加了1.5倍,中国卫生年鉴1992年记载了我国部分县、市心脏病死亡率是64.65~85.07/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是103.79~122.69/10万;而中国卫生年鉴1998年记载的心脏病死亡率为72.21~99.99/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2.03~134.88/10万,在6年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分别增高了11.69%(县)、17.54%(市)和7.94%(县)、9.94%(市)。死因构成比也在上升。表明对人群生命的威胁仍在升高。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高,由此造成患者本人、家庭及成员身心的极大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每年全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百万以上,在存活的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40%可发生严重致残。
(二)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分布及危险因素
1.冠心病的分布
(1)地区分布: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不同,差别可达10~15倍。芬兰、美国、荷兰等欧美国家是高发国,日本、希腊为低发国。我国仍属于冠心病的低发国家,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特别大,因此发病和死亡人数仍居多。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2)时间分布:冠心病的发生与死亡均有一定的季节性,国内外报道冠心病的死亡率和病情恶化以及诱发心肌梗塞或心绞痛的好发时间都在冬季和早春。从长期趋势来看,一些发达国家近30年来冠心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我国呈现上升趋势,上升最显著的是罗马尼亚。
(3)人群分布:① 年龄分布: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好发疾患并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上升。一般认为40岁以下发病甚少,40岁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高1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患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应予以重视。② 性别分布:冠心病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到中年时约高3倍。女性发病较男性平均晚10年,发病多为心绞痛;男性发病多为心肌梗塞和猝死。但女性在更年期后发病明显增加,到老年时接近男性水平。③ 职业分布:脑力劳动者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高,在长期精神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及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职业人群中发病更高,发病比约为2~3:1。④ 种族与民族分布:中国、日本比欧美国家低,在我国蒙族、藏族和哈萨克族高于汉族,而苗族、布依族低于汉族。
2.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都会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升高。其机理可能是血压升高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促发冠心病。国内外报道认为高血压与冠心病存在正相关关系,血压越高,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越大,发病率也越高。并且开始患高血压的年龄越早,以后患冠心病的概率就越大。
(2)遗传因素:冠心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有冠心病史者,发生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的概率比无家族史者高5~12倍。而且研究证明父母发生冠心病的年龄越早,子女患病年龄前移现象越明显。
(3)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越小,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对抗作用,与冠心病呈负相关。
(4)行为生活方式:① 吸烟与冠心病存在明显联系,随吸烟量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上升。因香烟中的一氧化碳造成缺氧,可损伤动脉内膜,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② 高盐饮食与冠心病也有联系,因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能使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③ 高脂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也可使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④ 大量饮酒不仅能使血压升高,而且使血凝时间缩短促进血栓形成,使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上升。
(5)地理环境因素:寒冷刺激可能是冠心病的诱因;饮用水的硬度降低与冠心病呈正相关关系;一些化学元素如铅、钴、镉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升高。
(6)糖尿病与肥胖:许多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2~3倍;肥胖尤其短期内体重迅速增加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胆固醇(LDL升高)血症。故认为它们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7)生活生产环境与个性特征:噪声、忧虑、心理创伤、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使冠心病发病率升高;性格急躁、进取心强、对工作专一、有竞争性和紧迫感的A型性格,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其机制尚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