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平足及距下关节稳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docVIP

柔韧性平足及距下关节稳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柔韧性平足及距下关节稳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柔韧性平足及距下关节稳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程翔宇 宋卫东* 【摘要】距下关节连接距骨和跟骨,其三维运动可保持足部的稳定,而距下关节力学结构及接触特性的改变是柔韧性平足的特点。目前柔韧性平足没有统一的治疗方式,手术与否及方式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评估及外科医师的选择。距下关节稳定术作为距下关节制动术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治疗柔韧性平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中长期的随访结果良好。虽然距下关节稳定术是行之有效的技术,但目前缺乏术后距下关节生物力学改变的研究,且该术式尚需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同时距下关节稳定术的生物力学机制还没有被完全了解,未来可建立手术模型深入分析足部生物力学变化。 【关键词】距下关节;柔韧性平足;距下关节稳定术;生物力学 【Abstract】Talus and calcaneus are connected by subtalar joint, which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foot with its three dimensional motion. The change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contact character of subtalar join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flatfoot. Currently there is no unified treatment of flexible flatfoot, whether choosing operation or not depends on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and the choice of the surgeon. As a special type of the subtalar arthroerisis, Extraosseous Talotarsal Stabilization EOTTS is a kind of simp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flexible flatfoot with good results of medium and long term follow-ups. Although EOTTS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current research lack of biomechanical changes of postoperative subtalar joint and more safe and effective data of the operation. What’s more, the biomechanical mechanisms of EOTTS have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the model of the operation could be set up to further analyze the biomechanical changes of the foot in the future. 【Keywords】Subtalar joint; Flexible flatfoot; EOTTS; Biomechanics 一、距下关节的力学结构 1.1 正常距下关节生物力学 距下关节又称距跟关节,包括距下前、中、后三个关节面,它联合距跟舟关节,承受体重并传导至全足,支配跗中关节的运动,协同和辅助踝关节各向活动,将下肢的垂直和旋转应力通过跟骨和舟骨传递至中足和前足,是保持足部稳定的枢轴[1,2,3]。距下关节的运动发生在垂直于运动轴的平面上,运动轴为斜向 内旋25°~30°,跖屈5°~8° ,产生三维运动[2]。距下关节是连接小腿和足部“斜向的铰链”,是下肢和足部负重的交叉点,它的力学特性与足踝关节在内的远端肢体的运动紧密相关[3]。 距下关节的三维运动在足的单方向运动中表现为非同向运动,并且在运动范围和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周军杰等[4]研究12例正常足标本在三维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现随着足背伸跖屈、内外翻和内收外展运动度的增加,虽然三轴上的增加幅度不同,但整体上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符合线性增加,三维方向上的运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传统研究[2,4]认为,距下关节在足不同运动形式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特点,特别在足的内外翻和内收外展运动中有重要作用。 距下关节各关节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是距下关节的接触特性,这是距下关节的主要生物力学特征。Campbell等[1]发现当距下关节外翻时,距下关节活动度增加,通过距下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