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名学者评论中教育2006-
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2006-②
嘉宾主持人:刘尧 浙江师大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编者按]“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专栏属常设性的,2002年1月开始并且常年接受稿件。诚请各位同仁在百忙中赐教赐稿!来稿时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学位、职称、单位、职务、邮政编码、通讯地址、E-mail地址等。稿件寄下列电子信箱: zjjh_ly@163.net
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农村高等教育研究
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 金华321004)
摘要:农村社会转型、农村发展和减少农村贫困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并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农村;农村教育;农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
On Higher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Harmoniz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LIU Yao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 321004)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areas are commensurate with the goal of harmoniz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this end,a reform must be carried out in education in the rural areas,and higher education must be developed there with a sound system.
Key words:rural area; rur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和谐。其主要表现有:其一,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加大。统计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在1985年是1∶2.57,到2004年为1∶3.2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羁绊”,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还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其二,城乡教育不公、发展不均。2004年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3.23倍的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无疑将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埋下城乡人际关系冲突的隐患。[1]笔者认为,城乡贫富差距与城乡教育不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由于农村贫困导致教育落后,反之,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将进一步加剧农村贫困。
一、我国农村贫困的根本症结
1. 我国广大农村仍处于农业经济形态
人类文明已经历了以土地和人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形态,以机器和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形态。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文明正在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形态。不同经济形态的生产力对资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形态中,生产力需求表现为对以土地为中心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者体力的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的消耗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浅层次的消耗。在工业经济形态中,生产力需求表现为对大规模机器体系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人类利用大规模机器体系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在知识经济形态中,人类从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主转向以劳动者的智力消耗为主,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然而,我国广大的农村仍然处于农业经济形态,要使农村摆脱贫困,必须促使其经济形态发生转变。
2.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发展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对我国国情的研究得出结论:其一,城乡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这一基本矛盾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城乡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其二,城乡分割造成城市化滞后、现代化受阻和农村贫困化等多种危害。发达国家完成从城乡二元社会向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化,都是以教育为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村城市化水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对城乡分割造成的城市化滞后和农村贫困化等多种危害,我们过去缺乏必要的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恒系统方案书.pdf VIP
- 全套干扰峰分析图解析.docx
-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钵苗栽植机械)课件讲解.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doc VIP
-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ppt VIP
- DB65T 4063-2017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障技术技术工程.pdf VIP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种植施肥机械——栽植机械(水稻插秧机)课件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