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历史复习专6_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中考历史复习专6_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复习专6_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六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法、美 1.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时间 1640-1689 1775-1783年 1789.7.14~1814 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殖民统治阻碍; 法国封建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文 献 《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时间:1689年 ②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利明确制约——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执行。 ③意义: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①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②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三权分立”(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①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②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人权宣言》: ①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②作用(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体现资产阶级性质。③宣传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 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很大。 2.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1799年拿破仑夺权) ①对内政策: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②对外政策:打击反法同盟 扩大法国疆域 控制欧洲许多地方 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初期打击反法同盟,是“正义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侵略战争”,他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他国人民利益,激起反抗。 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统治的加强: 1.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南北方围绕“奴隶制废存问题”(矛盾焦点)引发的矛盾。 (3)解决方式:主张和平解决,但最终通过美国南北战争武力解决。 (4)转折点: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南方叛乱各州(作用与意义:激发了黑奴的革命热情,使战争的形势有利于北方) (5)影响:它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从此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评价林肯: ①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并因此而献身,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②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7)对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启发:①军事和法律手段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方式;坚决反对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尽最大的努力和平统一;③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针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华势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2.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俄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原因 农奴制危机 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 影响 ①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②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①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

文档评论(0)

vbk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