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二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新考纲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知识
体
系 考纲解读 1.说出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点。2.说出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寻求解决途径。3.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图示说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含义,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4.了解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含义,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结合具体案例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1. 表现:过去的100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0.3~0.6℃。
2. 原因
(1)自然原因:20多亿年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有一定的周期。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②毁林。
3. 影响
(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2)间接后果
二、臭氧层的破坏
1.臭氧层的作用: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明显。
3.原因: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
4.影响
(1)影响人类健康。
(2)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三、大气污染与酸雨
1. 大气污染
(1)污染源:我国城市污染源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带来其他环境问题,如酸雨。
2. 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酸性氧化物气体与水汽结合。
(3)危害
(4)主要分布: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1.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太湖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垃圾围城现象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城市噪声污染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 次生盐渍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 资源短缺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3.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大发展中
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过度消耗资源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 )
解析 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可危害作物根系发育与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2)(2012·江苏地理)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会引起大气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
解析 大面积燃烧秸秆,造成烟尘污染大气;燃烧产生的灰烬不是有机质,所以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013·大纲全国文综)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2~4题。
2.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3.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夏津县双庙镇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分班选拔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双庙镇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分班选拔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双庙镇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分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明星中学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双庙镇中学2017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分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分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分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分班考试试题 外研版.doc
-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7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夏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分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