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钻井液触变性评方法的合理性探索
钻井液触变性评价方法的合理性探索
崔茂荣 马勇
(西南石油学院CNPC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摘 要:目前评价钻井液触变性的方法有静切力法、浮筒切力计法、滞后环法、滞后总能量法以及储能模量法,它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实验验证目前通用的评价钻井液触变性的方法——静切力法的合理性,考察了热历史和静置时间对钻井液静切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从触变性这一角度出发,钻井液受热历史的影响不大;10min时的静切力无法真实地反映钻井液最终切力的大小,现行静切力法不能真实地评价钻井液的触变性。
关键词:钻井液、触变性、静切力、热历史、评价方法
前言
触变性是粘性非牛顿流体的一个重要特性,其胶体化学实质是指流体状态发生凝胶—溶胶—凝胶这一可逆转变的特性。钻井液的触变性是指钻井液经搅拌后变稀静置后变稠的特性,或者说是钻井液的切力随着搅拌后静置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特性[2]。
钻井工艺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触变性[1],即钻井液停止循环后,切力能较快地增大到一个恰当的值,既有利于钻屑的悬浮,又不至于使静置后开泵泵压过高,即具有恢复时间较短同时最终切力也较小的特点——快的弱凝胶。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来评价触变性的好坏,现行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静切力法[6]、浮筒切力计法[1]、滞后环法[1,4]、滞后总能量法[6]以及储能模量法[5]。其中,浮筒法的原理与静切力法类似,即把浮筒下降的深度转换为静切力的大小,但是缺乏精确性,而且现在浮筒计已经不常用。滞后环法在理论上有较好的精确性,滞后环的面积反映了胶体结构拆散与形成所需要的能量差,通过计算面积的大小,便可以知道触变性的好坏,但这种方法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滞后环面积的大小与人为因素和仪器构造有关,所以用其来衡量触变性的好坏是有问题的,因此不常用。至于滞后总能量法和储能模量法,因其烦琐性和难操作性更是用得极少。触变性评价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现阶段评价触变性的方法主要是静切力法,即用钻井液在旋转粘度计中经600rpm高速搅拌后静置10s和10min时的剪切应力的差值表示触变性的好坏。然而,该方法的操作规范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降温过程(即热历史)会不会改变触变性,测试触变性是不是应在原始温度下进行;另一个就是静置10分钟时的静切力是不是一定可以代表其最终切应力。
1实验部分
1.1实验器材
ZNN-D6型六速旋转粘度仪、WZ-3A型五轴高速搅拌机、JB50-D型增力搅拌机、膨润土、KPAM、NH4-HPAN、KHm、HL-II、SMC、SMK、SMP-I、FCLS、LV-CMC、PAC141、褐煤。
1.2实验用钻井液配方
(1)聚磺体系
6%原浆+0.2%KPAM+1% NH4-HPAN +1%KHm+3%HL-II+2%SMP-I+0.3%NaOH
(2)三磺体系
6%原浆+3%SMC+0.5%SMK+3%SMP-I+0.1%NaOH
(3)聚合物体系
6%原浆+1%LV-CMC+0.5%PAC141+0.5%FCLS+3%褐煤+1%NaOH
3实验方法
(1)热历史与钻井液触变性评价
对聚磺、聚合物以及三磺三种钻井液体系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热处理:其一,保持室温测定静切力;其二,先将钻井液加热到50℃,再用旋转粘度计高速动态剪切降至室温,然后测定静切力;其三,先将钻井液体系加热到80℃,再用旋转粘度计高速动态剪切降至室温,然后测定静切力。
(2)静置时间与钻井液触变性评价
把钻井液在旋转粘度计中经600rpm高速搅拌后静置,用10分钟和10秒钟的剪切应力近似代表静切应力,其数值及差值大小表示触变性的好坏。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热历史与钻井液触变性关系
对聚磺、聚合物以及三磺三种钻井液体系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热处理,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三种钻井液体系静切力随静置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见图1、2和3。
由图1可以看出:(1)三种热处理方式下,聚磺钻井液体系在开始静置的前4min内,其静切力上升较快,说明这段时间钻井液的结构形成较快,而后静切力趋于缓慢上升;(2)未经热处理的钻井液在静置后的第1min内,静切力迅速增加,且其静切力均高于加热后再降至室温测定的静切力;(3)加热到80℃再动态降至室温的钻井液,其静切力又低于加热到50℃再动态降至室温的钻井液,表明该钻井液体系的静切力受热历史的影响较大,原因是钻井液中的处理剂在高温下与粘土发生作用,导致了低温下钻井液结构的恢复较慢;(4)三种热处理方式下,静切力进入缓慢上升阶段后,三条曲线大致相互平行,保持室温、钻井液加热到50℃和80℃再动态剪切降至室温三种方式处理后钻井液的触变性分别为1.56、1.58以及1.69Pa,差值不是太大,总体看来,聚磺钻井液经热处理后的触变性变化不大。
由图2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doc
-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课时讲课教案.doc
-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例.doc
- 金属矿山地下开课程设计.doc
- 金属钠的性质和途(电化厂版本).doc
- 金属防护和废金回收说课稿.doc
- 金日光_华幼卿第三版_高分子物理课后习题答案_全.doc
- 金日光版高分子理课后习题答案.doc
- 金榜夺冠·202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时作业):第一章 专题十一.doc
- 金榜练习201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评估检测(十):专题十一.doc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mRNA疫苗研发进展与新型疫苗研发技术突破报告.docx
- 智能储酒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参考).docx
- 2025年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与品牌故事塑造分析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2020)闽教版(2020)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全球软件行业2025年开源技术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报告.docx
- 2025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风险识别与预防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融资租赁行业资产配置优化与市场拓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储酒系统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电子工业版(宁夏)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