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中考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灿烂的宋元文化(含答案和解析)
2014年中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灿烂的宋元文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发明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据材料推断,这里所说的“发明”应该是指( )
(1)造纸术(2)火药(3)指南针(4)印刷术
A.(1)(2) B.(3)(4) C.(1)(4) D.(2)(3)
2、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 B.福建泉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3、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的伟大发明是
A.造纸术??? 8.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小明同学上网查阅北宋时期毕升的发明成就,他查到的正确结果是(??)
A.麻沸散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5、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6、苏轼的词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突出体现的风格是:
A.豪迈奔放 B.清新淡雅 C.直白如画 D.委婉真挚
7、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观察下图,该项发明的名称是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突火枪
8、被誉为“当代(???)”的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于2006年2月13日在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A.蔡伦 B.毕昇 C.沈括 D.王桢
9、如果有人在南宋时期写了一本历史论著需要出版,当时他能采用的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是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雕版复印 D.电脑打字
10、《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中所述是指
A.宋瓷的制造技艺 B.雕版印刷术 C.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D.活字印刷术
11、下面对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毕升最早发明了印刷术 B.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十二气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1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通过它我们可以
A.查阅孔子的详细生平事迹 B.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C.查找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D.了解临潼兵马俑的发掘情况
13、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14、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A.300年 B.400年 C.700年 D.1100年
15、《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6、参与编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的皖籍人物是(?)
A.王贞仪 B.程大位 C.方以智 D.孟祺
17、北宋时期毕昇的重要贡献是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火药 C.制造指南针 D.发明活字印刷术
18、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速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和美洲的发现的发明是
A.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19、宋朝的商业繁荣与进步,促进了城市格局的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时出现的专门娱乐的场所是
A.瓦子 B.交子 C.会子 D.书院
20、“大师西去悲难禁,毕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________,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二、填空题()
21、历史在设计着建筑,建筑在浓缩着历史。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1937年7月,在北京永定河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上,响起了抗击日寇的枪声,它见证了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英雄气概,这座桥是?????????????。
32.历史在刻画着图片,图片在定格着历史。一幅《毕升》的图片,让我们想到的是他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一幅《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图片,映照的是青年爱国学生???????(运动)中的浓浓爱国之情;一幅《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的图片,是????????(国家)大革命中血雨腥风的写照。
33.历史在潜写着歌曲,歌曲在凝聚着历史。“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