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考必备神器: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
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 >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适宜温度;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液态水
2)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赤道最大,向两侧高纬度递减。
3)①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太阳活动周期11年,活动标志黑子和耀斑。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暴发生在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a干扰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受阻; b扰乱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c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d气候异常,出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日地共同质心 旋转方向 永远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周期 1个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1个恒星年 365天6小时9分10秒 1个太阳日 24小时 1个回归年 365天5小时48分46秒 角速度 南北两极为0 其他各地均相等,约为15o/小时 1月初 近日点
速度最快 7月初 远日点
速度最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交角,23°26′)
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是一个回归年。
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6)昼夜长短:同一条纬线,昼夜长短均相同,日出日落时间时间均相同。
某地的昼长,即昼弧占整个纬线圈的比例,再乘以24小时。
夜长 == 24小时-昼长
某地日出时间(当地时间)== 12h―昼长/2 == 夜长/2
某地日落时间(当地时间)== 12h+昼长/2 == 24―夜长/2 == 24―日出时间
7)晨昏外壳: 就相当于表盘上的指针,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即昼半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次日0时; 赤道和晨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8)区时、地方时计算: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区时(中央经线所在地方时为所在时区的区时), 地方时(因经线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计算:15°/时,1°/4分)
9)日界线变化规律: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1天);
10)正午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α=90o—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β
纬度差:赤道同侧,大值减小值;赤道两侧,度数相加。 即“同减异加”
11)五带名称(热带、温带、寒带),划分依据:①有无太阳直射现象;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12)沿地表水平运动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应用: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沉积左岸(北岸),冲刷右岸(南岸)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大气逆辐射特指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晚云层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阴天比晴天温差小。
3)月球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
(热力环流:热上升,冷下沉;
上升气流的近地面对应低压,
下沉气流的近地面对应高压。
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
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应用: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北半球为例( 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低压气旋: 近地面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近地面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多晴天。
5)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6)风的方向是由以上三个力共同决定的。
理想状况(只有F梯 ) 高(考虑F梯和F偏) 近地面(考虑F梯、F偏、F摩)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由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仪器分析论文300字.doc
- 仪容仪表、礼貌节培训内容.doc
- 件学院 - 教务管理平台.doc
- 任务3 利用FC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doc
- 任务3:八个LD闪烁控制(3-1并行IO端口电路结构).doc
- 任务5:流水灯控制(3-5 C语言基本数据和运算).doc
- 仿写句子专项训学案.doc
- 任务书+开题报 范德蒙行列式.doc
- 任务二插花的色配置.doc
- 仿真饰品中有毒金属元素检测的意义和方法简介.doc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A Let’s talk优质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B Let’s talk优质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A Let’s spell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A Let’s spell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Unit 3 B Let’s talk公开课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B Read and write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Unit 3 B Let’s talk优质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 2 B Let’s talk常规课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Unit2 B Let’s learn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Unit 3 A Let’s talk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