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基层卫生机构慢性咳嗽人群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慢性咳嗽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一、慢性咳嗽前兆人群的范围
慢性咳嗽前兆人群一般指容易感冒或经常发生持续性咳嗽的人群。
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常反复发作,病程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化时易发作。
(二)长期吸烟者。
(三)每年发作累计3个月以上,连续2年以上的人群。
二、慢性咳嗽前兆人群的中医分类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个人体质辨识,慢性咳嗽人群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平和稳定类:无明显不适。
(二)气阴两虚倾向者
常有疲乏、气短、自汗、精神不振,口燥咽干、手足心热、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淡红或舌红少津,舌边有齿痕,脉细数无力。
(三)阳虚倾向者
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四)痰湿倾向者
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脉滑。
(五)湿热倾向者
湿热生热,口苦、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六)肝郁气滞倾向者
三、慢性咳嗽前兆人群预防保健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一)预防通识
1.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调整生活起居,秋冬季节特别注意保暖防寒。
2.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勿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3.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情志刺激。
4. 适当运动锻炼。
5.若出现咳嗽反复发作或发热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社区中医健康管理
1.建档。将慢性咳嗽危险人群的健康信息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随访。定期测量肺功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等。
3.健康教育。帮助高危人群掌握慢性咳嗽的防治知识,为其提供控制慢性咳嗽危险因素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干预。指导慢性咳嗽高危人群采取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5.转诊。注意发病风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督促其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必要及时转诊。
(三)中医预防保健技术
1.功法锻炼
(1)气功疗法
初学者练内养功,一般先以卧式开始,根据病情和体质逐步改为坐式或站式。待思想集中,诱导入境后意守丹田,但意守区域不宜过小,强度不宜过强。部分女患者,意守丹田对女性生理有所影响,可改为意守膻中;易紧张、杂念多,不习惯闭目意守者,可改用意守脚趾法。
太极运气法能镇咳祛痰,与内养功相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主要动作是抖手舒胸,指洗肺经,甩袖中府,开阖肺叶,凝神松肌,调息养丹,浮海捞月,漱津化液。
(2)呼吸体操
慢性咳嗽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一节:呼吸运动。预备姿势:立正。
(1)深吸气,同时两臂慢慢伸开,抬起,与躯干成钝角。
(2)呼气,两臂放下。
注意事项:深呼吸速度要慢。
第二节:扩胸运动。预备姿势:立正。
(1)两臂抬起,肘部半屈,双手握拳,手心向下。挺胸,同时两臂用力向后拉,恢复原来姿势。
(2)再做一次。
(3)两臂伸举,同时挺胸。
(4)两臂放下。
注意事项:胸部要用力挺起。
第三节:体侧运动。预备姿势:立正。
(1)左脚向左跨一步当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插腰,左臂经侧向上举带动上体向右侧屈。
(2)向右做侧屈一次。
(3)向右再做侧屈一次。
(4)左脚蹬回,同时左臂经侧放下,右臂自然放下,还原成立正姿势。
(5)~(8)同(1)~(4),但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三次侧屈动作的幅度要逐渐加大。
第四节:腹式呼吸。预备姿势:立正。
(1)双脚分开,双手放在腹部,全身放松。
(2)吸气时腹部用力鼓起。
(3)呼气时用力收缩腹部。
注意事项:可以平卧做。速度要慢,要有节律。
第五节:踏步运动。预备姿势:立正。
原地踏步动作。手和腿的动作尽可能幅度大一些。
(3)呼吸肌锻炼
呼吸肌锻炼可使呼吸肌,尤其是膈肌强壮有力,提高呼吸效率,促进痰液排出,可以调动全身免疫系统活力,减少支气管、肺部反复感染和炎症急性发作。患者平时可进行控制性深呼吸锻炼、腹式呼吸锻炼、缩唇呼气等锻炼。
(4)冷水洗脸
从夏天开始,可逐步用冷水冲洗鼻腔、洗脸、洗手,以减轻鼻腔、咽部对寒冷的血管收缩反应,以适应气候变化。
2.针灸疗法
(1)体针
主穴肺俞、大杼、风门。痰多加丰隆、足三里、脾俞、胃俞;咳剧加列缺、尺泽;喘甚加天突、定喘。针灸并用,针刺平补平泻,留针10-15分钟,艾柱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2)耳针
取肺、气管、神门。兼气喘加交感、肾上腺。毫针予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亦可用揿针留针2天,或用王不留行子(或菜籽)压贴一侧耳穴,并嘱患者不时用手按压所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坦田小学五年级水平三)体育课教案.doc
- 探究式教学模式论.doc
- 探究我国民营经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与研究.doc
- 唐山市《全国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任务细则.doc
-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B).doc
- 特色学校创建工实施方案.doc
- 梯形中常见辅助的作法.doc
- 提纲——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
- 体育教师招聘试.doc
- 体育学院200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分组及评分记录表.doc
- 2025年量子计算技术最新突破与量子计算国际合作行业商业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二零二五年份三月份网络时代的生活命题说话三分钟作文.pdf
- 2025年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docx
- 教育直播平台与学校合作模式创新与2025年共赢策略报告.docx
- 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及2025年量子计算行业风险研究报告.docx
- 主题公园2025年ARVR技术应用,打造个性化互动体验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充电站建设与市场潜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深海养殖技术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报告.docx
- 教育大数据隐私安全2025年合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报告.docx
文档评论(0)